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论文--年画论文

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风格转化及文化意蕴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6页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概况第12-15页
    三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一章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概况第16-30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8页
        一 年画第16-17页
        二 桃花坞木版年画第17页
        三 姑苏版第17-18页
    第二节 精巧繁复的制作技艺第18-24页
        一 工整匀称、多彩鲜明—绘稿第18-20页
        二 精细考究、依木塑形—刻版第20-22页
        三 同中存异、复刻之美—印刷第22-24页
    第三节 历史分期及风格演变第24-30页
        一 面貌初具—初始期的萌芽第24-25页
        二 精彩纷呈—兴盛期的交融第25-27页
        三 古朴渐失—蜕变期的徘徊第27-28页
        四 日渐式微—衰落期的颓变第28-30页
第二章 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题材第30-40页
    第一节 宗教神话第30-32页
    第二节 戏曲故事第32-33页
    第三节 风景名胜第33-35页
    第四节 仕女婴戏第35-37页
    第五节 时事风俗第37-40页
第三章 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及艺术交融第40-60页
    第一节 艺术特征第40-52页
        一 充实之美:构图的充盈第40-44页
        二 雅致之色:色彩的搭配第44-47页
        三 典范之形:造型的取舍第47-52页
    第二节 艺术交融第52-60页
        一 传统积淀—文人画之影响第52-55页
        二 东西交融—仿泰西笔法第55-60页
第四章 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文化意蕴第60-73页
    第一节 丰富的民俗信仰第60-62页
    第二节 葱郁的生命意识第62-65页
    第三节 多元的审美趣味第65-67页
    第四节 伦理教化功能第67-70页
    第五节 深厚的家国情怀第70-73页
结语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附录: 房志达访谈第80-83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情景互动式公益广告创意设计
下一篇: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