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制备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及使用现状第10-11页
        1.1.2 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种类第11页
    1.2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结构及资源性第11-13页
    1.3 三元动力锂电池的潜在环境污染及危害第13-14页
    1.4 锂电池回收处理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 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研究现状第15-16页
    1.6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6.1 选题意义第16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废旧汽车三元锂电池安全放电第18-25页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第18-19页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8-19页
        2.1.2 实验方法第19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19-23页
        2.2.1 放电实验结束时的电压对放电耗时的影响第19-22页
        2.2.2 放电实验起始时的电压对放电耗时的影响第22-23页
        2.2.3 短路电压与电流的安全性第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分析第25-29页
    3.1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第25-26页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页
        3.1.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6-28页
        3.2.1 热处理温度对活性物质脱除的影响第26-27页
        3.2.2 样品物相组成第27页
        3.2.3 样品的典型金属组分含量第27-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浸出体系优选第29-45页
    4.1 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硫酸双氧水浸出第29-33页
        4.1.1 实验材料、方法与仪器第29-30页
            4.1.1.1 实验材料第29页
            4.1.1.2 实验原理与方法第29-30页
            4.1.1.3 实验仪器第30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4.1.2.1 硫酸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第30-31页
            4.1.2.2 双氧水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第31-32页
            4.1.2.3 反应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第32-33页
        4.1.3 结论第33页
    4.2 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硫酸双氧水过二硫酸钾浸出第33-44页
        4.2.1 实验材料、方法与仪器第33-34页
            4.2.1.1 实验材料第33页
            4.2.1.2 实验原理与方法第33-34页
            4.2.1.3 实验仪器第34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34-44页
            4.2.2.1 正极材料典型金属元素浸出条件的优化第34-41页
            4.2.2.2 不同转速对二氧化锰物相结构的影响第41-42页
            4.2.2.3 不同转速对二氧化锰形貌结构的影响第42-43页
            4.2.2.4 不同转速对二氧化锰粒径分布的影响第43-44页
        4.2.3 结论第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回收产物二氧化锰制备复合微胶囊相变材料第45-54页
    5.1 实验材料、方法与仪器第45-46页
        5.1.1 实验材料第45页
        5.1.2 二氧化锰复合正十八烷微胶囊制备原理与制备方法第45-46页
        5.1.3 实验仪器第46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6-53页
        5.2.1 不同添加比例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的影响第46-47页
        5.2.2 不同添加比例的复合材料红外谱图第47-48页
        5.2.3 不同添加比例对复合材料相变性能的影响第48-52页
        5.2.4 不同添加比例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5.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页
    6.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铅回收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电化学辅助微滤膜技术处理含重金属废水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