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内加强环式圆钢管混凝土柱—钢蜂窝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1.1.1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分类第12页
        1.1.2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第12-14页
        1.1.3 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的应用第14-15页
        1.1.4 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展第15页
        1.1.5 钢管混凝土节点的研究意义第15页
    1.2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钢管混凝土节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15-17页
        1.2.2 加强环节点形式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3 钢蜂窝梁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钢管混凝土-钢蜂窝梁的研究现状第19页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论文的布置安排第19-22页
第二章 有限元模拟方法及CFST-SCBWISR节点力学性能分析第22-38页
    2.1 前言第22页
    2.2 有限元软件的选用第22-23页
    2.3 有限元模拟方法及验证第23-28页
        2.3.1 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23页
        2.3.2 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23-24页
        2.3.3 单元类型的选取及网格的划分第24-26页
        2.3.4 有限元模型的接触及相互作用第26页
        2.3.5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及加载过程第26-27页
        2.3.6 非线性模拟求解方法第27页
        2.3.7 有限元模拟方法的验证第27-28页
    2.4 力学性能分析第28-36页
        2.4.1 节点的设计第28-29页
        2.4.2 节点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分析第29-31页
        2.4.3 破坏过程分析第31-34页
        2.4.4 节点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分析第34-35页
        2.4.5 节点延性分析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P-Δ骨架曲线影响因素分析第38-54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节点节点的设计第38-41页
    3.3 各节点的模拟结果第41-47页
        3.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第41-46页
        3.3.2 节点的荷载第46页
        3.3.3 节点的延性第46-47页
        3.3.4 节点的耗能能力第47页
    3.4 P-Δ骨架曲线影响因素分析第47-53页
        3.4.1 环板宽度第47-48页
        3.4.2 环板厚度第48-49页
        3.4.3 轴压比第49页
        3.4.4 混凝土强度第49页
        3.4.5 柱截面含钢率第49-50页
        3.4.6 钢材屈服强度第50页
        3.4.7 梁柱线刚度比第50-51页
        3.4.8 开孔率第51-52页
        3.4.9 孔间距第52页
        3.4.10 第一个开孔中心到柱壁距离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节点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式的回归与验证第54-66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CFST-SCBWISR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分析第54-60页
        4.2.1 弯矩-转角(M-θ)关系曲线计算方法说明第54页
        4.2.2 各节点弯矩-转角(M-θ)关系滞回曲线第54-55页
        4.2.3 各节点弯矩-转角(M-θ)关系骨架曲线的影响因素第55-60页
    4.3 节点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式的回归与验证第60-64页
        4.3.1 节点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式的回归第60-62页
        4.3.2 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式回归第62页
        4.3.3 节点初始刚度简化计算式回归第62-63页
        4.3.4 各简化计算式的验证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66-68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作者简介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均值—方差—CVaR模型的保险投资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高频底座测力天平风洞实验的超高层建筑风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