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POPs简介 | 第9-10页 |
1.1.2 PCBs分类、使用和污染源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PCBs的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1.2.1 PCBs污染水平 | 第11-15页 |
1.2.2 PCBs的健康风险研究 | 第15-18页 |
1.2.3 PCBs的环境行为 | 第18-20页 |
1.2.4 PCBs的修复技术 | 第20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4 研究特色 | 第21-22页 |
第2章 布点及采样 | 第22-28页 |
2.1 采样点的布设 | 第22-26页 |
2.1.1 呼和浩特市简介 | 第23-24页 |
2.1.2 鄂尔多斯市简介 | 第24页 |
2.1.3 赤峰市简介 | 第24-25页 |
2.1.4 通辽市简介 | 第25-26页 |
2.2 采样周期与频率 | 第26页 |
2.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26-28页 |
2.3.1 采样 | 第26-27页 |
2.3.2 保存 | 第27-28页 |
第3章 PCBs的分析测定 | 第28-35页 |
3.1 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3.1.1 仪器 | 第28页 |
3.1.2 试剂 | 第28页 |
3.2 样品前处理 | 第28-30页 |
3.2.1 实验准备 | 第28-29页 |
3.2.2 样品的提取 | 第29页 |
3.2.3 样品的浓缩及定容 | 第29-30页 |
3.3 GC-MS的分析与测定 | 第30-33页 |
3.3.1 仪器分析条件 | 第30-31页 |
3.3.2 定性与定量 | 第31-33页 |
3.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33-35页 |
3.4.1 空白试验 | 第34页 |
3.4.2 平行样品测定 | 第34页 |
3.4.3 加标回收率 | 第34-35页 |
第4章 内蒙古城市大气颗粒物TSP和PM10中8种PCBs的浓度水平 | 第35-41页 |
4.1 大气颗粒物TSP和PM10中浓度水平 | 第35-41页 |
4.1.1 呼和浩特市 | 第35-36页 |
4.1.2 鄂尔多斯市 | 第36-38页 |
4.1.3 赤峰市 | 第38-39页 |
4.1.4 通辽市 | 第39-41页 |
第5章 内蒙古大气颗粒物TSP和PM10中PCBs的分布特征 | 第41-51页 |
5.1 粒径分布特征 | 第41-45页 |
5.1.1 呼和浩特市 | 第41-42页 |
5.1.2 鄂尔多斯市 | 第42-43页 |
5.1.3 赤峰市 | 第43-44页 |
5.1.4 通辽市 | 第44-45页 |
5.2 季节分布特征 | 第45-47页 |
5.2.1 呼和浩特市 | 第45-46页 |
5.2.2 鄂尔多斯市 | 第46页 |
5.2.3 赤峰市 | 第46-47页 |
5.2.4 通辽市 | 第47页 |
5.3 昼夜分布特征 | 第47-50页 |
5.3.1 呼和浩特市 | 第48页 |
5.3.2 鄂尔多斯市 | 第48-49页 |
5.3.3 赤峰市 | 第49页 |
5.3.4 通辽市 | 第49-50页 |
5.4 空间分布特征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不足 | 第51-52页 |
6.3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