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MAP化学沉淀与吸附性生物膜联用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第13-17页
        1.2.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形成过程第13-15页
        1.2.2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第15-17页
    1.3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第17-18页
    1.4 国内外晚期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1.4.1 物理化学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第18-19页
        1.4.2 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第19-20页
        1.4.3 土地处理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第20-21页
        1.4.4 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第21-22页
    1.5 磷酸铵镁沉淀法(MAP)简介第22-23页
    1.6 生物膜法简介第23-24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4-26页
        1.7.1 课题研究内容第24-25页
        1.7.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 实验材料、器材及各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6-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1.1 活性炭纤维第26页
        2.1.2 实验用水第26页
        2.1.3 接种污泥第26-27页
    2.2 试验仪器及药品第27-28页
    2.3 实验监测指标及测定方法第28页
    2.4 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第28-29页
3 MAP沉淀法对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试验研究第29-52页
    3.1 药剂的选择第29-30页
    3.2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第30-39页
        3.2.1 搅拌强度对沉淀效果的影响第30-31页
        3.2.2 搅拌时间对沉淀效果的影响第31-33页
        3.2.3 反应最佳PH的确定第33-35页
        3.2.4 最佳n(Mg):n(N)的确定第35-36页
        3.2.5 最佳n(P):n(N)的确定第36-39页
    3.3 MAP最佳实验条件响应曲面实验第39-51页
        3.3.1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第39-40页
        3.3.2 响应曲面实验数据第40页
        3.3.3 响应曲面实验模型建立与方差分析第40-44页
        3.3.4 响应曲面实验结果分析第44-50页
        3.3.5 试验工艺优化及模型检验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吸附性生物膜静态实验研究第52-62页
    4.1 吸附性生物膜的培养第52-57页
        4.1.1 挂膜载体第52页
        4.1.2 优势菌种的驯化第52-55页
        4.1.3 生物膜反应器初步运行第55-57页
    4.2 吸附性生物膜的静态实验第57-61页
        4.2.1 有机负荷的影响第57-58页
        4.2.2 PH的影响第58-59页
        4.2.3 溶解氧的影响第59-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吸附性生物膜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动态实验研究第62-74页
    5.1 吸附性生物膜动态实验设计第62-63页
        5.1.1 动态实验装置第62页
        5.1.2 实验具体操作第62-63页
    5.2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第63-69页
        5.2.1 不同HRT条件下COD的去除效果第64-65页
        5.2.2 不同HRT条件下NH_3-N的去除效果第65-66页
        5.2.3 不同HRT条件下的TP去除效果第66-68页
        5.2.4 不同HRT条件下PH的调节情况第68-69页
    5.3 C/N比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第69-73页
        5.3.1 不同C/N下COD的去除效果第70-71页
        5.3.2 不同C/N下NH_3-N的去除效果第71-72页
        5.3.3 不同C/N下TP的去除效果第72-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和建议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建议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作者简历第80-8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化硫酸亚铁混凝去除印染废水中锑污染研究
下一篇:我国不同地区湖泊沉积物汞沉降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