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缘由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1.4 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1.4.1 优势视角理论 | 第20页 |
1.4.2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1 访谈法 | 第21页 |
1.5.2 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1.5.3 比较研究法 | 第21-22页 |
1.5.4 个案研究法 | 第22页 |
1.6 核心概念辨析 | 第22-25页 |
1.6.1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 第22页 |
1.6.2 社会调查 | 第22-23页 |
1.6.3 附条件不起诉 | 第23-24页 |
1.6.4 亲职教育 | 第24-25页 |
2 司法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2.1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空间 | 第25-26页 |
2.2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优势 | 第26页 |
2.3 未成年刑事检察工作和司法社会工作的合作联动基础 | 第26-28页 |
3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实务开展 | 第28-52页 |
3.1 司法社工帮教与监督考察项目概况 | 第28页 |
3.2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个案分析——以暴力犯罪嫌疑人小A为例 | 第28-41页 |
3.2.1 小A基本情况 | 第28-30页 |
3.2.2 小A帮教服务前期预备工作 | 第30-33页 |
3.2.3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 第33-37页 |
3.2.4 改善亲子关系方案——亲职教育 | 第37-38页 |
3.2.5 开展专题小组活动 | 第38-39页 |
3.2.6 优势视角下小A社会融入计划 | 第39-41页 |
3.3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个案分析——以经济犯罪嫌疑人小Z为例 | 第41-48页 |
3.3.1 小Z基本情况 | 第41-43页 |
3.3.2 小Z帮教服务前期预备工作 | 第43-45页 |
3.3.3 构建小Z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 第45-46页 |
3.3.4 开展专题小组活动 | 第46页 |
3.3.5 优势视角下小Z社会融入计划 | 第46-48页 |
3.4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评估 | 第48-52页 |
3.4.1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效果评估 | 第48-50页 |
3.4.2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后再犯罪风险评估 | 第50-52页 |
4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困境与完善 | 第52-59页 |
4.1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困境 | 第52-55页 |
4.1.1 缺乏自主性的社工理念 | 第52页 |
4.1.2 缺乏广泛性的社会认同 | 第52页 |
4.1.3 缺乏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 第52-53页 |
4.1.4 缺乏创新性的介入模式 | 第53页 |
4.1.5 缺乏多元化的矫正方式 | 第53-54页 |
4.1.6 缺乏持续性的矫正机制 | 第54页 |
4.1.7 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 第54-55页 |
4.2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的完善 | 第55-59页 |
4.2.1 正视司法社工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 第55页 |
4.2.2 提高社会对司法社会工作的认同度 | 第55页 |
4.2.3 加强司法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55-56页 |
4.2.4 吸取域外实务经验,创新适合本土的司法社工介入模式 | 第56-57页 |
4.2.5 丰富帮教服务手段,探索多元帮教服务模式 | 第57-58页 |
4.2.6 建立持续性的帮教服务服务机制 | 第58页 |
4.2.7 创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产品的供给体制 | 第58-59页 |
5 结论与反思 | 第59-6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5.1.1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服务工作的步骤总结 | 第59页 |
5.1.2 司法社工介入帮教服务对于预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再犯和降低犯罪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 第59-60页 |
5.1.3 司法社工应当在实务中探索与创新帮教矫正的工作方法 | 第60页 |
5.2 研究反思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A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实施细则 | 第66-72页 |
附录B 社会调查访谈提纲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