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1.1 里德堡原子 | 第14-24页 |
1.1.1 里德堡原子的能量 | 第14-15页 |
1.1.2 里德堡原子的寿命 | 第15-17页 |
1.1.3 里德堡原子的波函数 | 第17-19页 |
1.1.4 里德堡原子的激发和探测 | 第19-21页 |
1.1.5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信息处理进展 | 第21-24页 |
1.2 非线性光学基础理论 | 第24-28页 |
1.2.1 二阶非线性效应 | 第25-26页 |
1.2.2 相位匹配 | 第26-28页 |
1.3 激光冷却与俘获 | 第28-29页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第二章 和频制备637.2nm单频红光 | 第36-50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非线性晶体 | 第36-38页 |
2.3 实验系统 | 第38-39页 |
2.4 参数优化 | 第39-40页 |
2.5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0-4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第三章 637.2nm倍频实现318.6nm紫外激光 | 第50-76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四镜环形腔倍频 | 第51-61页 |
3.2.1 实验系统 | 第51-53页 |
3.2.2 四镜腔设计 | 第53-55页 |
3.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55-60页 |
3.2.4 倍频腔稳定性改进 | 第60-61页 |
3.3 318.6 nm紫外激光的频率稳定和频率调谐 | 第61-71页 |
3.3.1 电子学边带稳频方法 | 第62-63页 |
3.3.2 实验装置 | 第63-64页 |
3.3.3 超稳腔参数测试 | 第64-66页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第四章 热原子气室单步里德堡激发 | 第76-96页 |
4.1 引言 | 第76-77页 |
4.2 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 | 第77-79页 |
4.3 P态里德堡原子的速度选择光谱 | 第79-88页 |
4.3.1 线宽信噪比参数优化 | 第81-83页 |
4.3.2 A-T分裂光谱 | 第83-85页 |
4.3.3 nP3/2态能量和量子亏损测量 | 第85-88页 |
4.4 里德堡光谱稳频 | 第88-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第五章 冷原子系综单步里德堡激发 | 第96-118页 |
5.1 引言 | 第96-97页 |
5.2 冷原子的制备 | 第97-103页 |
5.2.1 真空系统 | 第97-98页 |
5.2.2 磁场系统 | 第98-99页 |
5.2.3 光学系统 | 第99-101页 |
5.2.4 铯原子的激光冷却与俘获 | 第101-103页 |
5.3 磁光阱冷原子参数测量 | 第103-109页 |
5.3.1 原子数密度测量 | 第103-107页 |
5.3.2 原子数测量 | 第107-109页 |
5.4 里德堡荧光损耗光谱 | 第109-11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附录 ~(133)Cs原子超精细跃迁能级图 | 第120-122页 |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2-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第128-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