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华锐概况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目的意义 | 第11-14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华锐语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华锐语词汇语音库的建立 | 第14-18页 |
2.1 词汇语料收集 | 第14-16页 |
2.2 语料标注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华锐语的音位系统 | 第18-41页 |
3.1 辅音音位 | 第18-24页 |
3.1.1 单辅音 | 第20-22页 |
3.1.2 复辅音 | 第22-24页 |
3.2 发音部位 | 第24-32页 |
3.2.1 华锐语发音部位 | 第25-32页 |
3.2.1.1 双唇音 | 第26-27页 |
3.2.1.2 唇齿音 | 第27-28页 |
3.2.1.3 舌尖前音 | 第28页 |
3.2.1.4 舌尖中音 | 第28-29页 |
3.2.1.5 卷舌音 | 第29-30页 |
3.2.1.6 舌面前音 | 第30页 |
3.2.1.7 舌面中音 | 第30-31页 |
3.2.1.8 舌根音 | 第31-32页 |
3.3 发音方法 | 第32-37页 |
3.3.1 华锐语发音方法 | 第33-37页 |
3.3.1.1 塞音 | 第34页 |
3.3.1.2 塞擦音 | 第34-35页 |
3.3.1.3 鼻音 | 第35-36页 |
3.3.1.4 闪音和边音 | 第36页 |
3.3.1.5 擦音 | 第36-37页 |
3.3.1.6 半元音和颤音 | 第37页 |
3.4 元音音位 | 第37-41页 |
3.4.1 单元音 | 第37-39页 |
3.4.2 带辅音韵尾的韵母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音位结构统计 | 第41-56页 |
4.1 华锐语音节形式分布 | 第41-43页 |
4.2 华锐语音节形式与发音分布 | 第43-44页 |
4.3 藏文音节形成与华锐语发音的对应分布 | 第44-47页 |
4.4 辅音与元音的音位结构搭配 | 第47-53页 |
4.4.1 塞音组合结构 | 第47-48页 |
4.4.2 塞擦音组合结构 | 第48-49页 |
4.4.3 擦音组合结构 | 第49-51页 |
4.4.4 鼻音、闪音、边音、颤音、半元音等的组合结构 | 第51-53页 |
4.5 小结 | 第53-56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