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与悬架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磁流变阻尼器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磁流变液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类型 | 第11-12页 |
1.2.3 国外磁流变阻尼器技术及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4 国内磁流变阻尼器技术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悬架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1.4 本文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 | 第17-3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3 阻尼力可调原理 | 第18页 |
2.4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 | 第18-20页 |
2.4.1 Bingham粘塑性模型 | 第19-20页 |
2.4.2 Bouc-Wen模型 | 第20页 |
2.5 制作材料的选取 | 第20-24页 |
2.5.1 磁流变液选取 | 第21-22页 |
2.5.2 结构材料选取 | 第22-24页 |
2.6 阻尼器结构设计 | 第24-30页 |
2.6.1 阻尼通道与活塞有效长度 | 第24-28页 |
2.6.2 各构件强度校核 | 第28-30页 |
2.7 密封设计 | 第30-31页 |
2.7.1 静密封设计 | 第30页 |
2.7.2 动密封设计 | 第30-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磁路设计与仿真 | 第32-39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磁路欧姆定律 | 第32-33页 |
3.3 磁流变阻尼器磁路计算 | 第33-34页 |
3.4 磁路仿真计算 | 第34-38页 |
3.4.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概况 | 第34-35页 |
3.4.2 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性能分析与建模 | 第39-57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磁流变阻尼器的制作工艺 | 第39-40页 |
4.2.1 活塞杆加工 | 第39页 |
4.2.2 线圈绕制 | 第39-40页 |
4.2.3 磁流变液灌装 | 第40页 |
4.3 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40-45页 |
4.3.1 测试系统 | 第40-41页 |
4.3.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第41-43页 |
4.3.3 电流、频率、振幅对阻尼力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 力学性能理论计算 | 第45-46页 |
4.5 Bouc-Wen模型参数识别与验证 | 第46-51页 |
4.5.1 遗传算法 | 第46-47页 |
4.5.2 遗传算法的Bouc-Wen参数求解 | 第47-51页 |
4.6 阻尼对隔振的影响 | 第51-54页 |
4.6.1 频率响应分析 | 第52-53页 |
4.6.2 单位阶跃响应分析 | 第53-54页 |
4.7 MRD隔振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系统应用 | 第57-74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悬架分类 | 第57-58页 |
5.2.1 车辆被动悬架系统 | 第57页 |
5.2.2 车辆智能悬架系统 | 第57-58页 |
5.3 悬架系统平顺性 | 第58-59页 |
5.4 路面谱 | 第59-61页 |
5.4.1 空间功率谱密度 | 第59-60页 |
5.4.2 时间功率谱密度 | 第60-61页 |
5.5 1/2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1-64页 |
5.6 模型的状态空间表达形式 | 第64-65页 |
5.7 1/2悬架特性分析 | 第65-67页 |
5.8 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研究 | 第67-71页 |
5.8.1 磁流变阻尼器 | 第67-69页 |
5.8.2 Bouc-Wen模型 | 第69-71页 |
5.9 装甲车辆悬架系统减振性能测试 | 第71-73页 |
5.10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