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当前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问题研究--以X市G镇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21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研究背景第10-11页
        2、研究意义第11-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三)理论工具第17-19页
        1、善治理论第17-18页
        2、人民主权理论第18页
        3、权力制衡理论第18-19页
    (四)研究方法第19-20页
        1、调查问卷法第19页
        2、实地调研法第19-20页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0-21页
        1、创新点第20页
        2、不足之处第20-21页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基本概念第21-26页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界定第21页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第22-23页
        1、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履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第22页
        2、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第22-23页
        3、村务监督委员会是表达民意的重要途径第23页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与义务第23-26页
        1、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第23-24页
        2、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权限第24页
        3、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义务第24-26页
三、X市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现状第26-34页
    (一)G镇的基本情况第26页
    (二)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构成第26-28页
        1、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设置第26-27页
        2、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人员构成第27-28页
    (三)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内容及程序第28-31页
        1、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内容第28-29页
        2、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程序第29-31页
    (四)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第31-34页
四、G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8页
    (一)履职存在的问题第34-38页
        1、履职效果较差第34-36页
        2、兼职现象严重第36页
        3、监督机制不完善第36-37页
        4、民主监督氛围不浓厚第37-38页
    (二)原因分析第38-48页
        1、民主监督动力不足第38-41页
        2、民主监督能力不足第41-42页
        3、外部支持力度不足第42-44页
        4、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效果问责不足第44-46页
        5、其他制约因素第46-48页
五、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的对策及建议第48-54页
    (一)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独立性,提升监督动力第48-49页
        1、健全法制建设第48页
        2、做好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后勤保障第48页
        3、厘清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第48-49页
    (二)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自身建设,提升监督能力第49-50页
        1、避免“自我监督”第49页
        2、强化队伍建设第49-50页
    (三)加大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外部支持力度第50-52页
        1、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监督权力运行第50页
        2、建立相应的容错、纠错、救助机制第50-51页
        3、有机衔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第51-52页
    (四)强化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履职问责第52-53页
        1、强化履职考核第52页
        2、强化监督制约第52-53页
    (五)推进农村“善治”体系构造第53-54页
        1、推进乡村村规民约的塑造第53页
        2、提高村民的民主活动参与度第53-54页
六、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54-55页
    (一)研究结论第54页
    (二)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平市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下一篇:新时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研究--以Z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