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区级党校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页 |
2.2.2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5页 |
2.2.3 集体培训理论 | 第15-17页 |
3 福州市区级党校培训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23页 |
3.1 福州市区级党校培训工作现状 | 第17-18页 |
3.2 福州市区级党校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3页 |
3.2.1 缺乏培训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3.2.2 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 第20-21页 |
3.2.3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21页 |
3.2.4 缺乏培训效果跟踪 | 第21-22页 |
3.2.5 师资力量薄弱 | 第22-23页 |
4 福州市区级党校培训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3-32页 |
4.1 主管部门因素分析 | 第23-27页 |
4.1.1 投入保障不到位 | 第23-26页 |
4.1.2 职责范围不明确 | 第26-27页 |
4.1.3 市级党校指导力度有限 | 第27页 |
4.2 党校自身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4.2.1 课程设置不科学 | 第27-28页 |
4.2.2 学员管理缺乏刚性 | 第28页 |
4.2.3 考核流于形式 | 第28-29页 |
4.2.4 师资力量薄弱 | 第29-30页 |
4.3 学员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4.3.1 培训动机和心态不端正 | 第30-31页 |
4.3.2 工学矛盾突出 | 第31-32页 |
5 国内区级党校培训经验借鉴 | 第32-35页 |
5.1 嘉兴市秀洲区委党校强化需求导向的措施 | 第32页 |
5.2 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培训方式多元化的尝试 | 第32-33页 |
5.3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党校提高师资水平的经验 | 第33-34页 |
5.4 温州市区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创新实践 | 第34-35页 |
6 提升福州市区级党校培训工作的对策 | 第35-42页 |
6.1 福州市区级党校主管部门的职责作用 | 第35-38页 |
6.1.1 强化培训保障 | 第35页 |
6.1.2 构建“大党校”格局 | 第35-36页 |
6.1.3 调整编制结构 | 第36-37页 |
6.1.4 减少对党校不必要干预 | 第37页 |
6.1.5 发挥考核效用 | 第37-38页 |
6.2 福州市区级党校培训优化策略 | 第38-42页 |
6.2.1 科学设置课程 | 第38-39页 |
6.2.2 强化师资力量 | 第39-40页 |
6.2.3 灵活培训手段 | 第40页 |
6.2.4 加强刚性管理 | 第40-41页 |
6.2.5 提升考核效果 | 第41-42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42-43页 |
7.1 结论 | 第42页 |
7.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