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反腐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塑造与叙事建构--以《人民检察官》与《人民的名义》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5页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 对反腐剧概念的研究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三) 反腐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流变第14-24页
        1. 起步期(1995年-2000年)第16-17页
        2. 繁荣期(2000年-2004年)第17-20页
        3. 停滞期(2004年-2015年)第20-21页
        4. 复苏期(2015年至今)第21-24页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4-25页
一、反腐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塑造第25-51页
    (一) 反面人物——腐败分子第26-32页
        1. “突变”作用下的肇始者第26-27页
        2. 否定性人物与审美特征第27-29页
        3. 典型人物形象分析第29-32页
    (二) 正面人物——反腐败者第32-39页
        1. 恢复作用下的守护者第33-34页
        2. 肯定性人物与审美特征第34-36页
        3. 典型人物形象分析第36-39页
    (三) 受害者第39-45页
        1. 展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无辜者第40-41页
        2. 悲剧性人物与审美特征第41-43页
        3. 典型人物形象分析第43-45页
    (四) 男性权力场域中的女性观照第45-51页
        1. 作为“支配者”的女性形象第46-48页
        2. 作为“受支配者”的女性形象第48-51页
二、反腐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建构第51-69页
    (一) 叙事情节的设置第52-58页
        1. 以“冲突”推动故事的发展第52-53页
        2. 具有特色的情节设计元素第53-58页
    (二) 叙事结构的安排第58-64页
        1. 分形与重组第59-61页
        2. 复调式结构第61-63页
        3. 带有一定程式意味的结局第63-64页
    (三) 叙事语言的多样第64-69页
        1. 画面与细节第64-66页
        2. 音乐与解说第66-67页
        3. 蒙太奇运用第67-69页
三、反腐题材电视剧叙事的文化语境第69-81页
    (一) 主流文化语境下的意义诉求第70-74页
        1. 契合我国反腐形势第71-72页
        2. 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第72-73页
        3. 提升大众法律意识第73-74页
    (二)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意义诉求第74-77页
        1. 大众精神依托第75-76页
        2. 投资方利益谋求第76-77页
    (三) 精英文化语境下的意义诉求第77-81页
        1. 社会现实的观照第78-79页
        2. 个体人文的关怀第79-81页
结语第81-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献类纪录片历史影像再现方法研究--以《柯麟医生》为例
下一篇:义乌影像:历史记忆、城市符码与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