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边坡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边坡稳定性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饱和土-非饱和土渗流机理和稳定性研究 | 第17-31页 |
2.1 土中水的状态和水力特性 | 第17-19页 |
2.1.1 土中水的状态 | 第17页 |
2.1.2 土水特征曲线 | 第17-19页 |
2.2 饱和-非饱和土渗流方程 | 第19-24页 |
2.2.1 二维渗流图解法 | 第20-22页 |
2.2.2 达西定律和渗透系数 | 第22-23页 |
2.2.3 降雨渗流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2.3 降雨入渗机理和模型 | 第24-26页 |
2.3.1 降雨入渗机理 | 第24-26页 |
2.3.2 降雨入渗模型 | 第26页 |
2.4 边坡极限平衡理论 | 第26-30页 |
2.4.1 瑞典条分法 | 第27-29页 |
2.4.2 简化的毕肖普法 | 第29-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残积土边坡现场位移变形监测 | 第31-44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1-32页 |
3.2 边坡变形监测介绍 | 第32-35页 |
3.2.1 边坡变形监测目的 | 第32-33页 |
3.2.2 边坡监测内容 | 第33页 |
3.2.3 深部位移监测方案 | 第33-35页 |
3.2.4 地表沉降位移监测方案 | 第35页 |
3.3 边坡监测数据采集 | 第35-40页 |
3.3.1 监测数据采集概况 | 第35-36页 |
3.3.2 深部位移监测数据采集 | 第36-38页 |
3.3.3 地表沉降位移监测数据采集 | 第38-40页 |
3.4 边坡位移变形和累积降雨量变化曲线分析 | 第40-42页 |
3.4.1 深部位移变形和累积降雨量变化曲线分析 | 第40-41页 |
3.4.2 地表沉降位移和累积降雨量变化曲线分析 | 第41-42页 |
3.5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边坡监测期间降雨入渗数值模拟分析 | 第44-64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数值模拟分析软件介绍 | 第44-51页 |
4.2.1 SIGMA/W软件模块简介 | 第44-45页 |
4.2.2 SLOPE/W软件模块简介 | 第45页 |
4.2.3 边坡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4.2.4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设计 | 第46-49页 |
4.2.5 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模型 | 第49-50页 |
4.2.6 边坡天然状态下边坡孔隙水压力和应力状态 | 第50-51页 |
4.3 降雨对边坡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第51-54页 |
4.3.1 监测第一阶段边坡孔隙水压力变化 | 第51-52页 |
4.3.2 监测第二阶段边坡孔隙水压力变化 | 第52-53页 |
4.3.3 监测第三阶段边坡孔隙水压力变化 | 第53-54页 |
4.4 降雨对边坡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 第54-60页 |
4.4.1 监测第一阶段边坡应力和位移变化 | 第56-58页 |
4.4.2 监测第二阶段边坡应力和位移变化 | 第58页 |
4.4.3 监测第三阶段边坡应力和位移变化 | 第58-60页 |
4.5 监测期间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0-63页 |
4.6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不同降雨条件下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和预测 | 第64-77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不同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64-66页 |
5.2.1 前期降雨影响的分析 | 第64-65页 |
5.2.2 常见降雨类型影响的分析 | 第65-66页 |
5.3 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预测分析 | 第66-75页 |
5.3.1 边坡模型准确度评价 | 第66-68页 |
5.3.2 边坡预警位移值分析 | 第68-71页 |
5.3.3 短时大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预测分析 | 第71-73页 |
5.3.4 长时小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预测分析 | 第73-75页 |
5.4 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