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材料论文--钎焊材料论文

3D封装全化合物焊点的生长控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25页
    1.1 3D封装概述第15-19页
        1.1.1 3D封装的背景第15-17页
        1.1.2 3D微电子系统的结构第17-19页
        1.1.3 3D封装的挑战第19页
    1.2 全化合物焊点第19-21页
        1.2.1 化合物的生长第19-20页
        1.2.2 化合物的结构控制第20-21页
    1.3 电迁移效应第21-23页
        1.3.1 电迁移的历史第21页
        1.3.2 电迁移的理论基础第21-22页
        1.3.3 芯片服役过程中的电迁移第22页
        1.3.4 电迁移作用下焊点的极性效应第22页
        1.3.5 电迁移对化合物生长的影响第22-23页
    1.4 电镀铜工艺第23-24页
        1.4.1 电镀的发展第23页
        1.4.2 硫酸盐电镀液的成分第23-24页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第25-30页
    2.1 液态时效试验的材料制备及焊点界面形貌观察第25-26页
        2.1.1 纯锡球的制备第25页
        2.1.2 液态时效试验第25-26页
    2.2 完全化合物焊点的制备第26-27页
        2.2.1 完全化合物生长第26-27页
    2.3 电镀铜薄膜第27-28页
        2.3.1 镀液配置第27-28页
        2.3.2 电镀电源第28页
        2.3.3 待镀件的预处理第28页
        2.3.4 直流电镀第28页
        2.3.5 脉冲电镀第28页
    2.4 表征方法第28-30页
第3章 液态下化合物生长激活能的计算第30-43页
    3.1 液态时效过程中IMC形貌演化第30-39页
        3.1.1 250℃下液态时效IMC截面形貌第30-32页
        3.1.2 250℃下液态时效IMC顶层形貌第32-33页
        3.1.3 280℃下液态时效IMC截面形貌第33-34页
        3.1.4 280℃下液态时效IMC顶层形貌第34-35页
        3.1.5 310℃下液态时效IMC截面形貌第35-38页
        3.1.6 310℃下液态时效IMC顶层形貌第38-39页
    3.2 Sn-Cu界面IMC液态时效过程中的生长动力学研究第39-42页
        3.2.1 Sn-Cu界面IMC液态时效过程中的生长行为第39-41页
        3.2.2 Sn-Cu界面IMC液态时效过程中的生长激活能第41-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液态下电流促进化合物生长界面行为研究第43-57页
    4.1 Cu/Sn/Cu初始焊点微观组织第43-44页
    4.2 固态时效对焊点界面反应的影响第44-46页
        4.2.1 固态时效界面IMC的生长行为第46页
    4.3 电热耦合迁移下化合物生长第46-54页
        4.3.1 200℃电热耦合迁移下化合物的生长第47-48页
        4.3.2 200℃电热耦合迁移下接头元素分布第48页
        4.3.3 凸台的形成原因第48-49页
        4.3.4 300℃电热耦合迁移下化合物的生长第49-50页
        4.3.5 300℃电热耦合迁移下接头元素分布第50-51页
        4.3.6 400℃电热耦合迁移下化合物的生长第51页
        4.3.7 500℃电热耦合迁移下化合物生长第51-53页
        4.3.8 400℃电热耦合迁移IMC界面形貌随时间变化第53-54页
    4.4 400℃电热耦合迁移下焊点界面化合物生长随时间变化行为研究第54-56页
        4.4.1 400℃电迁移主导下电热耦合迁移的阳极生长行为第55页
        4.4.2 400℃电迁移主导下电热耦合迁移下阴极生长行为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液态下取向铜薄膜上化合物生长界面行为研究第57-77页
    5.1 电镀铜薄膜晶粒尺寸和取向分析第57-66页
        5.1.1 电流密度对电沉积铜薄膜择优取向的影响第58-61页
        5.1.2 不同电流密度下CuSO_4溶液电镀铜薄膜的晶粒大小分析第61-62页
        5.1.3 添加剂对电镀铜薄膜的晶粒大小和取向影响分析第62-64页
        5.1.4 CuSO_4溶液电脉冲法电镀铜薄膜的晶粒尺寸和取向分析第64-66页
    5.2 电镀铜表面形貌第66-70页
        5.2.1 电流密度对电镀铜表面形貌影响第66-68页
        5.2.2 添加剂对电镀铜表面形貌影响第68-69页
        5.2.3 脉冲沉积法对电镀铜表面形貌影响第69-70页
    5.3 镀层IMCs形貌分析第70-75页
        5.3.1 不锈钢基底铜镀层液态时效IMC形貌分析第70-73页
        5.3.2 纯铜薄膜镀层液态时效IMC形貌分析第73-75页
        5.3.3 电流密度对镀层表面焊锡组织的影响第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A2和40Cr钢的激光焊接研究
下一篇:SMA490BW耐候钢T型接头激光-MIG复合焊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