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基于胶粉改性沥青的温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的优点第13页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3-14页
    1.5 技术路线第14页
    1.6 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检测第15-19页
    2.1 原材料第15-17页
        2.1.1 沥青、橡胶粉及胶粉改性沥青第15-16页
        2.1.2 集料第16-17页
    2.2 小结第17-19页
第三章 温拌改性沥青制备第19-25页
    3.1 温拌剂第19-22页
    3.2 胶粉改性沥青制备第22-23页
    3.3 温拌基质沥青及温拌胶粉改性沥青制备第23页
    3.4 小结第23-25页
第四章 温拌剂对沥青性能影响分析第25-39页
    4.1 温拌剂对基质沥青性能影响分析第25-30页
        4.1.1 温拌剂对基质沥青软化点的影响第25-26页
        4.1.2 温拌剂对基质沥青针入度影响第26-27页
        4.1.3 温拌剂对基质沥青延度的影响第27-28页
        4.1.4 温拌剂对基质沥青的老化性能影响第28-29页
        4.1.5 温拌剂对基质沥青粘度的影响第29-30页
    4.2 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分析第30-35页
        4.2.1 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第30-31页
        4.2.2 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针入度的影响第31-32页
        4.2.3 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的延度影响第32-33页
        4.2.4 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老化的影响第33-34页
        4.2.5 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粘度的影响第34-35页
    4.3 温拌剂对基质沥青及胶粉改性沥青温拌效果对比第35页
    4.4 温拌剂加入基质沥青及胶粉改性沥青产生的试验现象第35-36页
    4.5 温拌剂优选第36页
    4.6 小结第36-39页
第五章 五种材料对沥青常规性能的影响第39-49页
    5.1 材料对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第39-46页
        5.1.1 五种材料对基质沥青软化点影响第39-41页
        5.1.2 五种材料对基质沥青针入度影响第41-43页
        5.1.3 不同温度下材料对基质沥青粘度影响第43-46页
    5.2 五种材料对基质沥青的温拌效果对比第46-47页
    5.3 五种材料加入基质沥青后产生的试验现象第47页
    5.4 材料优选第47-48页
    5.5 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第49-75页
    6.1 沥青矿料配合比设计第49-51页
        6.1.1 混合料级配第49页
        6.1.2 最佳油石比确定第49-51页
    6.2 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合与压实温度的确定第51-52页
    6.3 优选材料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击实特性研究第52-55页
        6.3.1 毛体积密度第52-55页
        6.3.2 最佳材料及温拌沥青混合料温度的确定第55页
    6.4 材料C对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第55-65页
        6.4.1 材料C对沥青及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评价第55-60页
        6.4.2 材料C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第60-63页
        6.4.3 材料C对沥青低温性能影响第63-65页
    6.5 EC120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第65-72页
        6.5.1 EC120温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第65-67页
        6.5.2 EC120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第67-70页
        6.5.3 EC120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第70-72页
    6.6 材料C与温拌剂EC120温拌性能对比第72-73页
    6.7 小结第73-75页
第七章 胶粉改性沥青温拌机理研究第75-79页
    7.1 橡胶粉的应用机理第75页
    7.2 温拌剂EC120温拌机理探究第75-76页
    7.3 材料C温拌机理的探究第76-77页
    7.4 小结第77-79页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第79-81页
    8.1 主要结论第79-80页
    8.2 创新点第80页
    8.3 建议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相关成果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FRP布加固和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加权复杂网络结构特性的城市道路疏堵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