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第10页 |
1.1.2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 第10-11页 |
1.1.3 新课改的需求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文献综述法 | 第17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1.4.3 访谈法 | 第17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2 翻转课堂的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2.1 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9-20页 |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翻转课堂的特征 | 第19-20页 |
2.2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2.2.3 掌握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2.2.4 波利亚教与学三原则 | 第23-24页 |
2.3 翻转课堂教学的操作流程 | 第24-28页 |
2.3.1 课前五环节操作说明 | 第25-26页 |
2.3.2 课上四环节操作说明 | 第26-28页 |
3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28-34页 |
3.1 问卷调查方法 | 第28页 |
3.2 问卷调查说明 | 第28页 |
3.3 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8-32页 |
3.3.1 数学教师课前的准备情况统计分析 | 第29页 |
3.3.2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的角色情况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3.3 学生课上参与教学程度的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3.3.4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32-34页 |
3.4.1 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仍以教为中心 | 第33页 |
3.4.2 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递者 | 第33页 |
3.4.3 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低 | 第33页 |
3.4.4 课堂呆板,教学效果差 | 第33-34页 |
4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 第34-49页 |
4.1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设计 | 第34-41页 |
4.2 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函数的奇偶性”的课堂教学实录 | 第41-45页 |
4.3 教学案例“函数的奇偶性”的课堂评价与反馈 | 第45-47页 |
4.4 教学案例“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反思 | 第47-49页 |
5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评价 | 第49-53页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1.1 高中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的统计分析 | 第49页 |
5.1.2 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5.1.3 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的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5.2 面对面访谈总结 | 第51-53页 |
5.2.1 访谈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 | 第51-52页 |
5.2.2 访谈听课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的看法 | 第52-53页 |
6 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53-56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3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53-54页 |
6.3 研究反思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1 | 第58-60页 |
附录2 | 第60-61页 |
附录3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