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论文技术路径 | 第9-11页 |
第二章 我国中药材管理制度及框架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1-25页 |
·相关概念介绍及比较 | 第11-12页 |
·我国中药材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时代特点 | 第12-17页 |
·建国初期至七十年代末期 | 第12-13页 |
·改革开放后至九十年代中期 | 第13-14页 |
·九十年代末至今 | 第14-17页 |
·我国中药材管理制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7-21页 |
·中药材生产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17-18页 |
·中药材流通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18-20页 |
·野生中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0-21页 |
·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境外传统药物管理制度的借鉴 | 第25-38页 |
·美国草药管理制度的简介 | 第25-28页 |
·日本汉方药管理制度的简介 | 第28-29页 |
·韩国韩药管理制度的简介 | 第29-31页 |
·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中药材管理制度的简介 | 第31-32页 |
·新加坡特许专卖中药管理制度的简介 | 第32-33页 |
·欧盟植物药管理制度的简介 | 第33-35页 |
·境外传统药物管理制度的启示 | 第35-38页 |
·制定严格的传统药物生产管理章程 | 第35页 |
·颁布专门针对传统药物管理的操作指南 | 第35-36页 |
·在注册认证、审批程序、管理机构上对其分类管理 | 第36页 |
·具有完善的保护野生药材资源方面的政策措施 | 第36页 |
·具有专门针对传统药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对我国中药材管理制度框架完善的建议 | 第38-50页 |
·优化现有中药材生产管理制度 | 第38-40页 |
·规范中药材种子种苗和产地初加工制度 | 第38页 |
·实行中药材立体生产模式 | 第38-39页 |
·建立人参公社、津村集团式的新型生产机构 | 第39-40页 |
·强化中药材流通管理制度 | 第40-43页 |
·实行中药材市场分类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借鉴国外注册审批经验,实行分类注册、分别上市制度 | 第41-42页 |
·推广中药材信息发布“成都指数”制度 | 第42-43页 |
·建立科学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 第43-47页 |
·完善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区制度和生产性制度 | 第43-44页 |
·完善野生中药材资源濒危预警与普查制度 | 第44-45页 |
·实行易地保护和离体保护制度 | 第45-47页 |
·其他完善的措施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