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现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公司认缴资本制之下的利益平衡 | 第14-23页 |
第一节 认缴资本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认缴资本制下的典型纠纷 | 第15-20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15-16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6页 |
三、法院判决 | 第16-17页 |
四、质疑判决 | 第17-20页 |
第三节 典型纠纷的思考进路: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理念 | 第20-23页 |
一、利益平衡理念的产生 | 第20-21页 |
二、利益平衡理念作为公司法基本理念的成因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出资未届期公司之债权人的救济路径辨析 | 第23-32页 |
第一节 直接加速到期 | 第23-26页 |
一、法定责任说 | 第23-24页 |
二、扩大解释说 | 第24页 |
三、债权人代位权说 | 第24-25页 |
四、直接加速到期路径的理论缺陷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适用法人格否认 | 第26-28页 |
一、“资本显著不足”理论的提出 | 第26-27页 |
二、适用“资本显著不足”理论的缺陷 | 第27-28页 |
第三节 适用破产程序 | 第28-32页 |
一、破产程序的法律依据 | 第29页 |
二、破产程序的学理逻辑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出资未届期股权转让后的责任主体 | 第32-37页 |
第一节 关于继续出资义务主体的理论争议 | 第32-34页 |
一、出让股东完全责任说 | 第32-33页 |
二、受让股东完全责任说 | 第33页 |
三、出让股东与受让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说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出资未届期股权与瑕疵股权的区别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合理的责任承担方式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