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勘测论文--土壤、地质和地理勘测论文

中俄原油管道及伴行道路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热干扰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工程概况与评价第21-41页
    2.1 中俄原油管道项目概况第21页
    2.2 中俄原油管道沿线自然地理概况第21-24页
    2.3 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工程地质概况第24-29页
        2.3.1 地形地貌第24-26页
        2.3.2 地层岩性第26页
        2.3.3 水文地质第26-27页
        2.3.4 地质构造第27-28页
        2.3.5 湿地第28-29页
    2.4 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冻土的分布及发育特征第29-34页
        2.4.1 管道沿线冻土平面分布特征第29-31页
        2.4.2 管道沿线冻土发育特征第31-32页
        2.4.3 管道沿线不良冻土现象第32-34页
    2.5 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冻土工程地质评价第34-40页
        2.5.1 冻土工程地质评价方法第34-38页
        2.5.2 冻土工程地质评价结果第38-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多年冻土退化预测分析第41-50页
    3.1 沿线多年冻土退化现象与原因第41-42页
        3.1.1 多年冻土退化现象第41页
        3.1.2 多年冻土退化原因第41-42页
    3.2 多年冻土发展趋势与预测分析第42-46页
        3.2.1 气候变化模式第42-44页
        3.2.2 冻土预测模型第44-46页
    3.3 冻土预测结果分析第46-48页
        3.3.1 冻土预测模型的验证第46-47页
        3.3.2 冻土退化预测结果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中俄原油管道对沿线多年冻土热稳定性影响研究第50-88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原油管道数值模拟第50-54页
        4.2.1 控制方程第50-51页
        4.2.2 数值分析模型第51页
        4.2.3 材料热物理参数第51-53页
        4.2.4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第53-54页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4-86页
        4.3.1 年输量3000万吨冻融过程研究第54-63页
        4.3.2 年输量1500万吨冻融过程研究第63-65页
        4.3.3 年输量300万吨融化圈发展过程第65-69页
        4.3.4 年输量1500万吨融化圈发展过程第69-71页
        4.3.5 年输量300万吨冻结圈发展过程第71-73页
        4.3.6 年输量1500万吨冻结圈发展过程第73-75页
        4.3.7 年输量3000万吨融化深度变化规律第75-79页
        4.3.8 年输量1500万吨融化深度变化规律第79-82页
        4.3.9 年输量3000万吨冻结深度变化规律第82-84页
        4.3.10 年输量1500万吨冻结深度变化规律第84-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5 特殊结构措施的埋地式原油管道热稳定性影响研究第88-97页
    5.1 计算模型及参数第88-89页
    5.2 计算结果分析第89-96页
        5.2.1 保温材料对冻融过程的影响第89-91页
        5.2.2 埋地+换填+保温+隔热措施剖面冻融过程曲线第91-92页
        5.2.3 埋地+换填+保温+隔热措施融化圈发展过程第92页
        5.2.4 埋地+换填+保温+隔热措施融化圈变化规律第92-93页
        5.2.5 保温层厚度与气候变化对管道热稳定性影响第93-96页
    5.3 本章小结第96-97页
6 伴行道路对沿线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影响研究第97-118页
    6.1 伴行道路运行状况调查第97-98页
    6.2 伴行道路实测地温分析第98-112页
        6.2.1 K6+200地温分析第98-100页
        6.2.2 K8+200地温分析第100-106页
        6.2.3 K31+900地温分析第106-109页
        6.2.4 K52+300地温分析第109-112页
    6.3 中俄原油管道与伴行道路相互热影响数值分析第112-116页
        6.3.1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第112-113页
        6.3.2 计算结果分析第113-116页
    6.4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结论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附录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靳三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天龙咳喘灵干预COPD稳定期多中心临床观察和BATMAN-TCM药理学—转录组药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