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行间穴施机设计与试验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施肥机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2.1 国外施肥机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穴施肥机现状 | 第17-18页 |
1.2.3 国内外现状对比分析 | 第18-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玉米行间穴施机整机设计 | 第21-30页 |
2.1 玉米行间穴施机设计要求 | 第21页 |
2.1.1 穴施机农艺要求 | 第21页 |
2.1.2 穴施机技术要求 | 第21页 |
2.2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3 穴施机动力传动系统匹配 | 第23-29页 |
2.3.1 减速机构设计 | 第23-26页 |
2.3.2 驱动电机匹配选型 | 第26-28页 |
2.3.3 驱动电源选择匹配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玉米行间穴施机关键部件设计 | 第30-42页 |
3.1 穴施关键部件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0页 |
3.2 成穴器设计 | 第30-35页 |
3.2.1 入土阻力试验 | 第30-33页 |
3.2.2 成穴器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3.3 穴施器其他参数分析计算 | 第35-38页 |
3.3.1 追肥点定位 | 第35页 |
3.3.2 穴施深度确定 | 第35-36页 |
3.3.3 成穴器速度确定 | 第36-37页 |
3.3.4 时序分析 | 第37-38页 |
3.4 弹簧阻尼选型 | 第38-41页 |
3.4.1 阻尼计算 | 第38-39页 |
3.4.2 弹簧选型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玉米行间穴施机关键部件数值仿真分析 | 第42-62页 |
4.1 穴施机机架模态分析与试验 | 第42-45页 |
4.1.1 仿真模态计算 | 第42-43页 |
4.1.2 模态试验 | 第43-45页 |
4.1.3 模态仿真试验对比 | 第45页 |
4.2 穴施机机架强度分析 | 第45-47页 |
4.3 穴施部件动力学分析 | 第47-48页 |
4.4 有限元模型设置 | 第48-53页 |
4.4.1 材料设置 | 第48页 |
4.4.2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8-49页 |
4.4.3 网格单元选择 | 第49页 |
4.4.4 成穴器入土阻力分析 | 第49-53页 |
4.5 滚轮式穴施器离散元仿真分析 | 第53-60页 |
4.5.1 离散元软件简介 | 第53页 |
4.5.2 颗粒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4.5.3 机械部件几何模型及颗粒工厂的建立 | 第55页 |
4.5.4 仿真参数的设定 | 第55-57页 |
4.5.5 仿真过程 | 第57页 |
4.5.6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玉米行间穴施肥机整机试验与分析 | 第62-68页 |
5.1 概述 | 第62页 |
5.2 样机试制 | 第62页 |
5.3 试验条件 | 第62-63页 |
5.4 试验方法及试验分析 | 第63-67页 |
5.4.1 穴施量试验 | 第63-64页 |
5.4.2 爬坡试验 | 第64-65页 |
5.4.3 漏追率测定 | 第65-66页 |
5.4.4 施肥深度合格率测定 | 第66页 |
5.4.5 通过性测定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