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动机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以南玻A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相关理论 | 第20-25页 |
2.1 敌意收购的定义及方式 | 第20页 |
2.1.1 敌意收购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敌意收购的方式 | 第20页 |
2.2 反收购的含义及方式 | 第20-22页 |
2.2.1 事前反收购措施 | 第21页 |
2.2.2 事后反收购措施 | 第21-22页 |
2.2.3 其他反收购措施 | 第22页 |
2.3 敌意收购的特点 | 第22页 |
2.4 会计研究法 | 第22-25页 |
2.4.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第23页 |
2.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25页 |
3 案例介绍与相关分析 | 第25-31页 |
3.1 公司情况介绍 | 第25页 |
3.2 敌意收购事件 | 第25-28页 |
3.2.1 非公开发行 | 第25-26页 |
3.2.2 临时董事会 | 第26-28页 |
3.3 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 第28页 |
3.4 代理人与股权结构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3.5 股权激励政策分析 | 第29-31页 |
3.5.1 激励对象分析 | 第29页 |
3.5.2 业绩考核标准分析 | 第29-30页 |
3.5.3 利益博弈结果与评价 | 第30-31页 |
4 财务绩效分析 | 第31-41页 |
4.1 盈利能力 | 第31-33页 |
4.2 偿债能力 | 第33-35页 |
4.3 营运能力 | 第35-38页 |
4.4 成长能力 | 第38-41页 |
5 事件研究法 | 第41-46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41-43页 |
5.1.1 变量度量 | 第41-42页 |
5.1.2 统计检验 | 第42-43页 |
5.2 相关期间的事件研究 | 第43-46页 |
5.2.1 累计超额收益率计算分析 | 第43-45页 |
5.2.2 相关性检验 | 第45-46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6-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6.1.1 敌意收购问题 | 第46页 |
6.1.2 如何制定“合适”的股权激励方案 | 第46-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48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