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4-17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概述 | 第17-27页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概况 | 第17-23页 |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况 | 第17-18页 |
·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况 | 第18-19页 |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况 | 第19-20页 |
·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反思 | 第20-23页 |
·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涵 | 第23-27页 |
·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 第23-24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涵 | 第24-25页 |
·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方法创新的关系 | 第25-27页 |
第3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诉求和意义 | 第27-35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诉求 | 第27-32页 |
·教育内容及对象思想意识转变 | 第27-29页 |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出新要求 | 第29-30页 |
·现代科技发展催生新教育手段 | 第30-32页 |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 第32-35页 |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民主化 | 第32页 |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化 | 第32-33页 |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 第33-35页 |
第4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 第35-40页 |
·基本原则 | 第35-38页 |
·借鉴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原则 | 第35-36页 |
·教育方法与学生实际相适应原则 | 第36-37页 |
·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相协调原则 | 第37页 |
·实现人才开发与全面发展的原则 | 第37-38页 |
·发展方向 | 第38-40页 |
·从教育管理型转向服务学生型 | 第38-39页 |
·从单一教育型转向多维立体型 | 第39页 |
·从传统说理型转向科技辅助型 | 第39-40页 |
第5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路径 | 第40-47页 |
·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 第40-42页 |
·学生自主完善教育法 | 第40页 |
·评估反思启发教育法 | 第40-42页 |
·结合现代教育手段——紧跟时代拓展教学渠道 | 第42-44页 |
·网络道德教育法 | 第42页 |
·心理疏导教育法 | 第42-43页 |
·环境优化教育法 | 第43-44页 |
·整合潜在教育资源——多层次多维度进行教育 | 第44-45页 |
·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结合教育法 | 第44-45页 |
·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互补教育法 | 第45页 |
·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帮助学生认清人生价值 | 第45-47页 |
·意识形态主导教育法 | 第45-46页 |
·思潮舆情引导教育法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