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地区农村电网差异化规划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2章 农村电网规划的典型区域选择及分析 | 第12-26页 |
2.1 景县地区基本情况 | 第12-13页 |
2.1.1 地区概况 | 第12页 |
2.1.2 地区经济总体情况 | 第12-13页 |
2.2 景县电网现状 | 第13页 |
2.3 典型区域选取 | 第13-14页 |
2.4 典型区域电网现状 | 第14-25页 |
2.4.1 典型区域10kV电网现状 | 第15-17页 |
2.4.2 典型区域线损情况分析 | 第17-21页 |
2.4.3 典型区域超长线路分析 | 第21页 |
2.4.4 典型村电网现状概况 | 第21-23页 |
2.4.5 典型村电网现状存在问题 | 第23页 |
2.4.6 典型区域农村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典型区域电力需求预测 | 第26-41页 |
3.1 现状负荷电量数据及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3.2 负荷特性分析 | 第27-30页 |
3.2.1 负荷历史曲线 | 第27-30页 |
3.2.2 负荷成长特性 | 第30页 |
3.3 负荷预测 | 第30-36页 |
3.3.1 负荷预测的思路和方法 | 第30-31页 |
3.3.2 典型乡镇负荷、电量预测 | 第31-35页 |
3.3.3 典型村庄负荷、电量预测 | 第35-36页 |
3.4 负荷预测结果及校核 | 第36-40页 |
3.4.1 负荷预测结果 | 第36-38页 |
3.4.2 负荷预测结果校核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典型区域规划技术原则与电网典型方案规划 | 第41-52页 |
4.1 规划目标 | 第41-47页 |
4.1.1 一般规划技术原则 | 第41-42页 |
4.1.2 10kV配电网 | 第42-45页 |
4.1.3 380/220V配电网 | 第45-46页 |
4.1.4 配电网智能化的基本要求 | 第46页 |
4.1.5 用户供电要求 | 第46-47页 |
4.1.6 电源接入要求 | 第47页 |
4.1.7 节能与环保要求 | 第47页 |
4.2 典型区域电网典型方案规划 | 第47-51页 |
4.2.1 网架结构 | 第47-48页 |
4.2.2 设备材料选型原则 | 第48-49页 |
4.2.3 典型区域电网规划 | 第49-51页 |
4.2.4 对上级电网的要求 | 第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典型区域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 第52-55页 |
5.1 投资估算 | 第52-53页 |
5.1.1 单位工程造价 | 第52-53页 |
5.1.2 投资估算 | 第53页 |
5.2 规划效益评估 | 第53-54页 |
5.2.1 供电可靠性评估 | 第53-54页 |
5.2.2 网损效果评估 | 第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