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9页 |
2.1 研究现场 | 第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27页 |
2.2.1 研究设计 | 第17页 |
2.2.2 采样 | 第17-18页 |
2.2.3 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 第18-21页 |
2.2.4 菌株耐药试验 | 第21-23页 |
2.2.5 毒力基因检测 | 第23-24页 |
2.2.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分型 | 第24-26页 |
2.2.7 多位点测序分型 | 第26-27页 |
2.3 质量控制 | 第27-28页 |
2.3.1 现场采样 | 第27页 |
2.3.2 实验室检测 | 第27-28页 |
2.3.3 数据整理 | 第28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2.4.1 数据录入 | 第28页 |
2.4.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9-56页 |
3.1 SA和SE的分布 | 第29-41页 |
3.2 药物敏感试验 | 第41-46页 |
3.3 毒力基因 | 第46-47页 |
3.4 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和多位点测序分型 | 第47-5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6-61页 |
4.1 中学环境葡萄球菌污染情况 | 第56-57页 |
4.2 耐药谱特征 | 第57-59页 |
4.3 毒力基因检出情况 | 第59页 |
4.4 SCCmec分型 | 第59页 |
4.5 多位点测序分型 | 第59-60页 |
4.6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综述 学校环境SA和SE污染状况的研究进展 | 第72-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