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CRISPR/Cas9系统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1.1 CRISPR/Cas9系统简介 | 第10-11页 |
1.1.2 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 | 第11-14页 |
1.1.3 CRISPR/Cas9系统在鱼类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模式生物青鳉简介 | 第15-16页 |
1.3 Tyr基因简介 | 第16页 |
1.4 Nanog基因简介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4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2页 |
2.1.1 实验用鱼 | 第18页 |
2.1.2 质粒和感受态细胞 | 第18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20页 |
2.1.4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1.5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0-22页 |
2.1.6 主要生物学分析软件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46页 |
2.2.1 青鳉显微注射 | 第22-24页 |
2.2.2 构建zCas9质粒 | 第24-28页 |
2.2.3 青鳉tyr敲除 | 第28-33页 |
2.2.4 青鳉nanog敲除 | 第33-40页 |
2.2.5 Donor vector构建 | 第40-44页 |
2.2.6 青鳉nanog敲入 | 第44-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64页 |
3.1 zCas9质粒构建与验证 | 第46-47页 |
3.2 青鳉tyr基因敲除结果 | 第47-50页 |
3.2.1 敲除靶点设计及敲除效率分析 | 第47-48页 |
3.2.2 青鳉tyr敲除表型分析 | 第48-50页 |
3.3 青鳉nanog基因敲除结果 | 第50-58页 |
3.3.1 nanog敲除双靶点设计及检测 | 第50页 |
3.3.2 nanog敲除F0代筛选结果 | 第50-52页 |
3.3.3 nanog敲除F1代杂合子筛选结果 | 第52-53页 |
3.3.4 nanog敲除F2代纯合子筛选结果 | 第53-57页 |
3.3.5 nanog敲除F2代纯合子自交结果 | 第57-58页 |
3.3.6 F3代胚胎nanog基因表达检测 | 第58页 |
3.4 Donor vector构建结果 | 第58-61页 |
3.4.1 5 HA、2AHygEGFP、3HA片段PCR扩增结果 | 第58-59页 |
3.4.2 pHyg 5HA-2AEGFP质粒验证 | 第59-60页 |
3.4.3 pHyg HA-2AEGFP质粒验证 | 第60-61页 |
3.5 青鳉nanog敲入结果 | 第61-64页 |
3.5.1 青鳉nanog敲入靶点设计结果 | 第61-62页 |
3.5.2 青鳉nanog敲入验证结果 | 第62-64页 |
4 讨论 | 第64-67页 |
5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6 附录Ⅰ zCas9原核表达 | 第77-82页 |
7 附录Ⅱ zCas9EGFP转基因鱼 | 第82-88页 |
8 附录Ⅲ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