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直线导轨副综合静刚度及额定静载荷测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滚动直线导轨副概述 | 第8-9页 |
1.3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及额定静载荷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静刚度理论与仿真研究 | 第9-11页 |
1.3.2 静刚度试验研究 | 第11-12页 |
1.3.3 额定静载荷研究 | 第12页 |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理论基础 | 第15-31页 |
2.1 弹性接触理论 | 第15-17页 |
2.1.1 滚珠与滚道的弹性接触变形 | 第15-16页 |
2.1.2 滚柱与滚道的弹性接触变形 | 第16-17页 |
2.2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模型 | 第17-25页 |
2.2.1 垂直静刚度模型 | 第18-21页 |
2.2.2 倾斜静刚度模型 | 第21-23页 |
2.2.3 俯仰静刚度模型 | 第23-25页 |
2.3 滚珠直线导轨副静刚度仿真 | 第25-29页 |
2.3.1 仿真过程 | 第25-27页 |
2.3.2 仿真结果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 | 第31-49页 |
3.1 试验台介绍 | 第31-32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32-42页 |
3.2.1 各静刚度单独测量方案 | 第33-39页 |
3.2.2 各静刚度综合测量方案 | 第39-42页 |
3.3 试验结果 | 第42-48页 |
3.3.1 各静刚度单独测量结果 | 第42-46页 |
3.3.2 各静刚度综合测量结果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行业测评 | 第49-63页 |
4.1 样件要求 | 第49-50页 |
4.2 测评体系 | 第50-51页 |
4.3 摩擦力测量方案 | 第51-53页 |
4.3.1 测量原理 | 第51页 |
4.3.2 样件预处理 | 第51-52页 |
4.3.3 测量装置 | 第52页 |
4.3.4 测量过程 | 第52-53页 |
4.4 垂直静刚度测量方案 | 第53-56页 |
4.4.1 测量原理 | 第53页 |
4.4.2 测量装置 | 第53页 |
4.4.3 测量步骤 | 第53-54页 |
4.4.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4-55页 |
4.4.5 测量结果评价方法 | 第55-56页 |
4.5 测评数据与分析 | 第56-62页 |
4.5.1 无保持链导轨副的静刚度数据及分析 | 第56-59页 |
4.5.2 有保持链导轨副的静刚度数据及分析 | 第59-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滚动直线导轨副额定静载荷研究 | 第63-71页 |
5.1 理论模型 | 第63-64页 |
5.2 试验设计 | 第64-65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65-70页 |
5.3.1 试验现象与分析 | 第65-68页 |
5.3.2 接触角改变的影响与理论公式修正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