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1-2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2-20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第20-22页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22-26页 |
第一章 鼎革时期的广东局势 | 第26-60页 |
第一节 明政权控制下的广东社会 | 第26-35页 |
一、广东社会闻国难的不同反应 | 第26-29页 |
二、弘光与隆武政权时期的广东 | 第29-32页 |
三、永历和绍武政权的建立与内讧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清军南征的军事进程 | 第35-48页 |
一、清军平定江南与福建 | 第35-39页 |
二、清军攻粤的战略部署 | 第39-40页 |
三、明清军队在广东的拉锯战 | 第40-48页 |
第三节 时局转变中的士民抉择 | 第48-60页 |
一、清军初次入粤时的士民分化 | 第48-55页 |
二、二藩入粤时士民立场的转向 | 第55-60页 |
第二章 鼎革变局中的群雄并起 | 第60-95页 |
第一节 粤东武装的拥兵自守 | 第60-71页 |
一、“无民不贼”的长期动乱 | 第61-65页 |
二、纵横一方的“九军” | 第65-67页 |
三、占据潮州的“五虎” | 第67-71页 |
第二节 珠三角武装的趁势而起 | 第71-81页 |
一、起兵抗清的绅衿和义士 | 第71-75页 |
二、啸聚山海的盗贼 | 第75-77页 |
三、联盟反主的“社党” | 第77-81页 |
第三节 粤北与粤西之武装 | 第81-95页 |
一、跨境行动的粤北武装 | 第81-86页 |
二、海陆并重的粤西武装 | 第86-95页 |
第三章 广东地方武装的组织和装备 | 第95-125页 |
第一节 规模与组织 | 第95-105页 |
一、“千”“万”之规模 | 第95-98页 |
二、兵源的召募与争夺 | 第98-102页 |
三、初具架构的组织雏形 | 第102-105页 |
第二节 军事设施与武器 | 第105-113页 |
一、建寨筑堡的军事化防御 | 第106-110页 |
二、火器与冷兵器的运用 | 第110-113页 |
第三节 粮饷的筹备 | 第113-125页 |
一、物资的抢掠与经营 | 第113-120页 |
二、粮饷来源——龙眼洞“抗粮”事件研究 | 第120-125页 |
第四章 广东地方武装的内外关系 | 第125-166页 |
第一节 各武装间的分分合合 | 第125-133页 |
一、共同目标下的通力合作 | 第125-127页 |
二、利益不均时的同盟瓦解 | 第127-129页 |
三、分合不定的动态关系 | 第129-133页 |
第二节 广东地方武装与外来武装的关系 | 第133-152页 |
一、与明郑关系的复杂多样 | 第134-148页 |
二、与大西军的协作或对立 | 第148-152页 |
第三节 错综变化的各方关系——以王兴的武装为例 | 第152-166页 |
一、王兴揭竿和汶村陈氏的兴起 | 第152-159页 |
二、二强对垒下地方阵营的分化 | 第159-162页 |
三、李定国介入后的格局转变 | 第162-166页 |
第五章 明、清政权对地方武装的立场和手段 | 第166-206页 |
第一节 南明政权的多方拉拢 | 第166-178页 |
一、绍武政权的“无所不用” | 第166-170页 |
二、永历政权的重点扶植——以连城璧招抚“绣花针”为例 | 第170-178页 |
第二节 清政权的恩威并施 | 第178-189页 |
一、用人之际以抚为主 | 第178-181页 |
二、对抗清武装的坚决剿灭 | 第181-186页 |
三、对降清武装的先恩后威 | 第186-189页 |
第三节 明、清政权对地方请兵的回应——基于双溪《李氏族谱》的研究 | 第189-206页 |
一、开平建县前后的地方请兵 | 第190-196页 |
二、南明政权以抚代剿的态度 | 第196-202页 |
三、收效欠佳的清廷出兵 | 第202-206页 |
第六章 广东地方武装因应明清政权之策 | 第206-241页 |
第一节 地方武装的联合抗清 | 第206-216页 |
一、“岭南三忠”武装抗清的行动 | 第207-214页 |
二、响应“永历四将军”的抗清力量 | 第214-216页 |
第二节 投诚势力的助清平粤——以吴六奇为个案 | 第216-221页 |
一、主动降清的抉择 | 第217-219页 |
二、守土有功的建树 | 第219-221页 |
第三节 地方武装在夹缝中的抉择与命运 | 第221-241页 |
一、地方武装受“抚”以求发展 | 第222-229页 |
二、地方武装游移于不同政权之间 | 第229-231页 |
三、两面讨好的下场——以新会黄龙章户为例 | 第231-241页 |
结语 | 第241-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245-259页 |
附录 | 第259-261页 |
后记 | 第261-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