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演化的几何图表示与博弈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步骤 | 第23-24页 |
1.4 论文组织安排 | 第24-27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27-43页 |
2.1 基于节点自主选择能力的网络分类 | 第27-30页 |
2.1.1 交通与电力网络 | 第28页 |
2.1.2 生物网络 | 第28页 |
2.1.3 引文与作者合作网络 | 第28-29页 |
2.1.4 社交网络 | 第29-30页 |
2.2 复杂网络的一些拓扑性质 | 第30-36页 |
2.2.1 平均路径长度 | 第30-31页 |
2.2.2 节点度与度分布 | 第31-33页 |
2.2.3 聚类系数 | 第33-35页 |
2.2.4 度相关性与同配性 | 第35-36页 |
2.3 一些经典的网络模型 | 第36-41页 |
2.3.1 随机图模型 | 第36-37页 |
2.3.2 随机几何图 | 第37-39页 |
2.3.3 小世界模型 | 第39页 |
2.3.4 BA模型 | 第39-41页 |
2.4 博弈论基础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网络连接机制与链路预测 | 第43-75页 |
3.1 链路预测问题描述 | 第43-47页 |
3.1.1 经典链路预测算法 | 第44-46页 |
3.1.2 算法评价指标 | 第46-47页 |
3.2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链路预测 | 第47-55页 |
3.2.1 非负矩阵分解简介 | 第47页 |
3.2.2 模型 | 第47-50页 |
3.2.3 算法 | 第50-52页 |
3.2.4 实验 | 第52-55页 |
3.3 双尺度链路预测 | 第55-64页 |
3.3.1 模型 | 第56-58页 |
3.3.2 模型分析 | 第58-60页 |
3.3.3 实验 | 第60-64页 |
3.4 基于邻居社区的潜在连接 | 第64-72页 |
3.4.1 模型及算法 | 第65-68页 |
3.4.2 实验 | 第68-71页 |
3.4.3 与经典方法的比较 | 第71-7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四章 网络演化的几何图表示与应用 | 第75-97页 |
4.1 双层网络演化模型 | 第75-87页 |
4.1.1 演化模型 | 第77-78页 |
4.1.2 固定社区的分层模型 | 第78-81页 |
4.1.3 邻居基于偏好选择的分层模型 | 第81-84页 |
4.1.4 邻居基于阈值选择的分层模型 | 第84-87页 |
4.2 科研网络的同心圆模型 | 第87-95页 |
4.2.1 同心圆模型 | 第87-90页 |
4.2.2 数据 | 第90-92页 |
4.2.3 合著网络度分布与临界点分析 | 第92-9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五章 网络演化博弈机制建模与分析 | 第97-125页 |
5.1 网络博弈基本模型 | 第97-101页 |
5.2 直接影响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博弈 | 第101-109页 |
5.2.1 节点从众效应与网络无标度分布 | 第101-104页 |
5.2.2 基于节点信息的网络博弈演化模型 | 第104-109页 |
5.3 间接影响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博弈 | 第109-123页 |
5.3.1 基于公共品博弈的网络演化 | 第109-111页 |
5.3.2 基于协调博弈的网络演化 | 第111-12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5页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