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著作权法论文

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中远程取证的证明效力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11页
    (一)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7-9页
    (二) 与远程取证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协议简介第9-11页
二、审判实务中相关案例调研分析第11-19页
    (一) 案例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第11-14页
        1. 数据来源第11页
        2. 案例受理法院的地域分布第11-12页
        3. 磊若公司获得赔偿的比例第12-13页
        4. 磊若公司所诉被侵权软件版本统计第13页
        5. 第一被告抗辩网站服务器由第三方管理控制的案件统计第13-14页
    (二) 法院对远程取证证明效力的三种不同认定方式第14-19页
        1. 以“高度盖然性”为理由认可其具有证明效力第15-16页
        2. 以“反馈结果不具有确定性、唯一性”为理由否定其证明效力第16-17页
        3. 以“反馈信息不代表软件程序及文档”为理由否定其证明效力第17-19页
三、远程取证具有证明效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第19-30页
    (一) 证据制度中的相关理论第19-21页
        1. 证据能力第19页
        2. 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第19-20页
        3. 证明责任的分配第20-21页
    (二) 远程取证具有证明效力的实证分析第21-28页
        1. 远程取证所获反馈信息具有证据能力第21-23页
        2. 远程取证所获反馈信息可以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第23-26页
        3. 在确定高度盖然性的前提下,证明责任转移至被告一方第26-27页
        4. 技术鉴定并非认定“实质性相似”的唯一手段第27-28页
    (三) 其他需要注意的情况第28-30页
四、有关远程取证证明效力的司法和制度建议第30-32页
    (一) 司法建议第30页
    (二) 制度建议第30-32页
结语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鲁500kV风电汇集站无功补偿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康养地产开发运营模式研究--以百丈湖康养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