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献题记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7页 |
一、“题记”释名 | 第6-7页 |
二、当代研究者习称的“题记” | 第7-9页 |
三、“西夏文献题记”指称及研究范围之划定 | 第9-10页 |
四、研究史回顾 | 第10-12页 |
五、前人研究的不当之处和无可替代性 | 第12-17页 |
第一章 西夏文献题记概述 | 第17-25页 |
一、西夏文献题记的分类 | 第17-19页 |
二、西夏文献题记的内容 | 第19-25页 |
第二章 西夏文献题记的书写特点 | 第25-38页 |
一、书体的选择 | 第25-28页 |
二、人名书写与双姓连用 | 第28-32页 |
三、平阙之式 | 第32-38页 |
第三章 题记的释读及其相关问题 | 第38-53页 |
一、一条巡礼题记的释读 | 第38-39页 |
二、题记中同姓同名的异写 | 第39-41页 |
三、年号题记不可证统治政权 | 第41-43页 |
四、题记中的“边腹之地” | 第43-45页 |
五、从题记看夏人礼佛的时间选择 | 第45-47页 |
六、由题记考察西夏雕版、写经的工效 | 第47-53页 |
第四章 西夏文献题记史料价值试论 | 第53-61页 |
一、西夏文献题记可证史载 | 第54-56页 |
二、西夏文献题记可补史缺 | 第56-60页 |
三、番汉合璧题记的价值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附录 | 第68-133页 |
附录一 西夏文献题记编年录 | 第68-89页 |
附录二 写本题记 | 第89-117页 |
附录三 刻本题记 | 第117-123页 |
附录四 洞窟寺壁题记 | 第123-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