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

巴音河流域农田灌溉模式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地下水补给方法研究第12-15页
        1.2.2 农田灌溉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页
        1.3.3 论文创新点第16-17页
        1.3.4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8-30页
    2.1 地理位置第18-19页
    2.2 自然地理第19-26页
        2.2.1 地形地貌第19-21页
        2.2.2 气象第21-23页
        2.2.3 水文第23-26页
    2.3 水文地质条件第26-27页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第27-30页
第三章 不同包气带岩性结构下的田间入渗试验第30-41页
    3.1 田间入渗试验第30-37页
        3.1.1 试验方案第30-32页
        3.1.2 监测项目第32-35页
        3.1.3 样品采集及室内实验第35-37页
    3.2 不同包气带岩性结构下田间水分运移规律第37-41页
        3.2.1 弱透镜体对水分运移的影响第37-39页
        3.2.2 包气带岩性上细下粗对水分运移的影响第39-41页
第四章 灌溉方式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第41-60页
    4.1 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基础理论第41-43页
    4.2 模型的建立第43-46页
        4.2.1 包气带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43-44页
        4.2.2 数学模型第44-46页
    4.3 模型拟合效果第46-48页
        4.3.1 漫灌拟合效果第46-47页
        4.3.2 沟灌拟合效果第47-48页
    4.4 不同灌溉方式下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第48-60页
        4.4.1 漫灌对地下水补给影响第48-52页
        4.4.2 沟灌对地下水补给影响第52-56页
        4.4.3 滴灌对地下水补给影响第56-60页
第五章 基于饱和—非饱和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60-69页
    5.1 灌区概况第60页
    5.2 灌区水均衡计算第60-64页
        5.2.1 灌区补给量计算第61-62页
        5.2.2 灌区排泄量计算第62-63页
        5.2.3 水均衡计算结果第63-64页
    5.3 灌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第64-69页
        5.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64页
        5.3.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64-67页
        5.3.3 基于地下水补给过程的数值模拟与传统地下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第67-69页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结论第69-70页
    建议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石膏深耕施肥机的设计
下一篇:温室芹菜收获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