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临床研究 | 第13-29页 |
1.1 对象与方法 | 第13-16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1.3 统计学方法 | 第15页 |
1.1.4 质量控制 | 第15-16页 |
1.2 结果 | 第16-22页 |
1.2.1 抑郁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16页 |
1.2.2 抑郁组与对照组NLR比较 | 第16-17页 |
1.2.3 NLR预测抑郁组的ROC曲线 | 第17-18页 |
1.2.4 轻、中、重度抑郁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18页 |
1.2.5 轻、中、重度抑郁组白细胞分类、NLR比较 | 第18-19页 |
1.2.6 抑郁严重程度与NLR相关性 | 第19-20页 |
1.2.7 NLR预测重度抑郁组的ROC曲线 | 第20页 |
1.2.8 抑郁组抗抑郁治疗后治疗效果 | 第20页 |
1.2.9 抑郁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NLR比较 | 第20-22页 |
1.3 讨论 | 第22-25页 |
1.3.1 抑郁症的炎症机制 | 第22-23页 |
1.3.2 抑郁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的变化 | 第23-24页 |
1.3.3 NLR对抑郁症的诊断及抑郁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 第24-25页 |
1.4 结论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第2章 综述 抑郁症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 第29-45页 |
2.1 炎症反应 | 第30页 |
2.2 细胞因子和抑郁症 | 第30-34页 |
2.2.1 细胞因子 | 第30-31页 |
2.2.2 细胞因子和抑郁症的相关性 | 第31-33页 |
2.2.3 细胞因子在抑郁症中的可能机制 | 第33-34页 |
2.3 星形胶质细胞与抑郁症 | 第34-35页 |
2.3.1 星形胶质细胞生理 | 第34页 |
2.3.2 星形胶质细胞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 | 第34-35页 |
2.4 小胶质细胞与抑郁症 | 第35-37页 |
2.4.1 小胶质细胞生理 | 第35-36页 |
2.4.2 小胶质细胞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 | 第36-37页 |
2.5 结语与展望 | 第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附录A 一般个人情况调查表 | 第46-47页 |
附录B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导师简介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