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电气化铁路施工论文--电气化铁路改造论文

集通线电气化改造的必要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2 集通线概况分析第13-20页
    2.1 区域路网现状第13页
    2.2 集通线主要技术标准和车站设备情况第13-18页
        2.2.1 主要技术标准第13页
        2.2.2 主要技术设备概况第13-15页
        2.2.3 站场情况第15-18页
    2.3 集通线运输能力分析第18-20页
        2.3.1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第18页
        2.3.2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第18-19页
        2.3.3 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第19-20页
    2.4 集通线运能方面存在主要问题第20页
3 集通线客货运量需求分析第20-53页
    3.1 经济特征第20-21页
        3.1.1 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和产值第20页
        3.1.2 资源分布及旅游资源第20-21页
        3.1.3 工农业现状及发展第21页
        3.1.4 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第21页
    3.2 集通线货运量需求预测分析第21-40页
        3.2.1 铁路货运量发展趋势第21-22页
        3.2.2 集通线货运量现状第22-28页
        3.2.3 货运量预测方法第28-30页
        3.2.4 到达发送量预测第30-37页
        3.2.5 集通线货运量预测第37-40页
    3.3 集通线客运量需求预测分析第40-50页
        3.3.1 影响客运调查因素第40-41页
        3.3.2 集通线客运量现状分析第41-42页
        3.3.3 影响集通线客流变化主要因素第42-48页
        3.3.4 集通线远期客运量情况第48-50页
    3.4 集通线远期客货运量总体情况第50-51页
    3.5 集通线既有铁路适应客货运量发展主要薄弱环节第51-53页
4 集通线电气化车站通过能力分析第53-58页
    4.1 地区改造方案第53-55页
        4.1.1 桑根达来地区改造方案第53-54页
        4.1.2 大板地区改造方案第54-55页
    4.2 主要车站改造方案第55-56页
        4.2.1 贲红站改造方案第55页
        4.2.2 正镶白旗站改造方案第55-56页
        4.2.3 哲里木站改造方案第56页
    4.3 提高集通线电气化车站通过能力的措施第56-58页
5 集通线电气化区间通过能力分析第58-66页
    5.1 集通线电气化技术设备改造第58-62页
        5.1.1 自然特征第58-60页
        5.1.2 技术设备改造内容第60-62页
    5.2 集通线电气化改造技术标准第62页
    5.3 牵引供电改造方案第62-64页
    5.4 集通线电气化区间通过能力计算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无支架缆索吊装施工受力计算分析
下一篇: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挥发性物质及其在加工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