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AVB车载网络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 | 第9页 |
1.3 车载以太网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车载以太网AVB传输技术分析 | 第13-25页 |
2.1 以太网拓扑及总体架构 | 第13-15页 |
2.1.1 以太网拓扑 | 第13页 |
2.1.2 以太网总体架构 | 第13-15页 |
2.2 以太网物理层架构 | 第15-18页 |
2.3 以太网媒介对比分析 | 第18-19页 |
2.4 音视频桥(AVB)技术简析 | 第19-24页 |
2.4.1 时间同步 | 第19-20页 |
2.4.2 流预留协议SRP | 第20-21页 |
2.4.3 AVB传输和控制协议AVTP | 第21-24页 |
2.4.4 MAC地址获取协议MAAP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车载娱乐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25-36页 |
3.1 车载娱乐系统功能描述 | 第25-29页 |
3.2 通信方式 | 第29-30页 |
3.2.1 通信方式选择 | 第29页 |
3.2.2 音视频传输设计 | 第29-30页 |
3.3 车载娱乐系统架构设计 | 第30-31页 |
3.4 车载娱乐系统控制流程 | 第31-35页 |
3.4.1 蓝牙音频播放流程 | 第31-32页 |
3.4.2 电视频道搜索流程 | 第32-33页 |
3.4.3 设置模块中的文件管理 | 第33-34页 |
3.4.4 蓝牙电话连接流程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车载娱乐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36-50页 |
4.1 硬件整体架构设计 | 第36页 |
4.2 核心器件选型 | 第36-39页 |
4.2.1 音视频处理芯片Hi3716CV200 | 第37页 |
4.2.2 控制芯片XC2287 | 第37页 |
4.2.3 PHY芯片TJA1100 | 第37-38页 |
4.2.4 Switch芯片SJA1105 | 第38-39页 |
4.2.5 主芯片XS1-L16A-128-QF124 | 第39页 |
4.3 车载娱乐系统硬件电路实现 | 第39-45页 |
4.3.1 双核1G主机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4.3.2 系统电源方案 | 第41页 |
4.3.3 高清数字电视电路设计 | 第41-43页 |
4.3.4 多通道音频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4.3.5 双绞线PHY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4.4 车载娱乐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第45-46页 |
4.4.1 操作系统软件架构 | 第45-46页 |
4.4.2 AVB软件架构 | 第46页 |
4.5 编译环境 | 第46页 |
4.6 网络服务处理流程 | 第46-48页 |
4.7 CAN收发器工作流程 | 第48页 |
4.8 AVB应用层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车载娱乐系统测试 | 第50-55页 |
5.1 AVB网络测试 | 第50页 |
5.2 车载娱乐系统功能测试 | 第50-52页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52-53页 |
5.4 基本电性能测试 | 第53页 |
5.5 热测试 | 第53-5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