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海拉尔贝14区块压裂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海拉尔贝14区块地质特征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第10-12页
        1.2.1 地应力反演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压裂裂缝优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13页
第二章 海拉尔贝14区块岩石力学参数及地应力测试第13-21页
    2.1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第13-14页
        2.1.1 单轴抗压强度测试第13页
        2.1.2 三轴抗压强度测试第13-14页
    2.2 海拉尔贝14区块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结果第14-16页
        2.2.1 研究区块岩心取样第14页
        2.2.2 全应力-应变曲线第14页
        2.2.3 单轴抗压强度实验结果第14-15页
        2.2.4 三轴压缩实验结果第15-16页
        2.2.5 内聚力与内摩擦角第16页
    2.3 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测定第16-19页
        2.3.1 粘滞剩磁岩心定向第16-17页
        2.3.2 波速各向异性测量应力方向第17-18页
        2.3.3 声发射实验第18页
        2.3.4 差应变分析实验第18-19页
    2.4 地应力测试结果第19-21页
第三章 基于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的三维地应力数值模拟第21-35页
    3.1 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的力学-数学模型第21-26页
        3.1.1 应力场-渗流场耦合有限元模型第21-25页
        3.1.2 地应力场反演约束模型第25-26页
    3.2 三维地质模型第26-27页
    3.3 合层压裂裂缝起裂层位分析第27-31页
        3.3.1 基于压裂施工曲线的破裂压力反演第27-28页
        3.3.2 基于测井资料的破裂压力计算模型第28-29页
        3.3.3 破裂压力敏感性分析第29-30页
        3.3.4 合层压裂裂缝起裂层位分析第30-31页
    3.4 贝14区块裂缝展布特征及现地应力场分析第31-35页
        3.4.1 裂缝展布特征预测第31-33页
        3.4.2 裂缝与微地震监测对比分析第33页
        3.4.3 压裂后单井应力场分布第33-35页
第四章 海拉尔贝14区块压裂井裂缝参数优化第35-50页
    4.1 贝14区块产能模型第35-39页
        4.1.1 产能模型公式推导第35-39页
        4.1.2 模型的建立第39页
    4.2 压裂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第39-42页
        4.2.1 储层渗透率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第39-40页
        4.2.2 压裂裂缝长度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第40-41页
        4.2.3 裂缝的导流能力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第41-42页
    4.3 压裂井附近剩余油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第42-44页
        4.3.1 地层渗透率对剩余油的影响规律第42-43页
        4.3.2 裂缝长度对剩余油的影响规律第43页
        4.3.3 裂缝导流能力对剩余油的影响规律第43-44页
    4.4 不同渗透率地层的裂缝优化设计第44-50页
        4.4.1 裂缝长度优化设计第44-47页
        4.4.2 裂缝导流能力优化设计第47-49页
        4.4.3 优化后裂缝附近剩余油分析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一联老化油处理技术
下一篇:辽河坳陷沈358块低品位储量有效开发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