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边缘计算与光网络 | 第11-13页 |
1.1.1 云计算中的光网络 | 第11-12页 |
1.1.2 边缘计算中的光网络 | 第12-13页 |
1.2 边缘计算为光网络带来的挑战与问题 | 第13-15页 |
1.2.1 融合边缘/云计算的光网络体系结构 | 第14页 |
1.2.2 边缘数据中心与光接入网超低时延保障 | 第14-15页 |
1.2.3 边缘与云数据中心间多租户多点服务协同 | 第15页 |
1.2.4 边缘与云数据中心间高密度服务迁移/备份 | 第15页 |
1.3 国际研究与标准化工作进展 | 第15-19页 |
1.3.1 国际研究工作进展 | 第15-18页 |
1.3.2 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21-29页 |
第二章 融合边缘/云计算的光网络体系结构 | 第29-39页 |
2.1 基于边缘计算与NFV的光传送设备模型 | 第29-34页 |
2.1.1 光网络电层处理功能虚拟化方案 | 第29-31页 |
2.1.2 虚拟网络功能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34页 |
2.2 融合边缘/云计算的光网络组网结构 | 第34-37页 |
2.2.1 边缘/云计算与光网络的数据平面组织结构 | 第34-35页 |
2.2.2 边缘/云计算与光网络的多层抽象与控制架构 | 第35-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页 |
2.4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光接入网至边缘数据中心的低时延保障技术 | 第39-65页 |
3.1 边缘计算数据中心中VM部署与负载分配技术 | 第39-56页 |
3.1.1 VM部署与负载分配问题描述与时延问题分析 | 第40-43页 |
3.1.2 VM部署与负载分配线性规划模型 | 第43-45页 |
3.1.3 VM部署与负载分配算法 | 第45-51页 |
3.1.4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3.2 基于边缘计算与PON协同的5G低时延业务提供技术 | 第56-61页 |
3.2.1 基于边缘计算与PON前传的5G业务时延分析 | 第57-58页 |
3.2.2 基于边缘计算与PON协同的低时延业务提供技术 | 第58-60页 |
3.2.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3.4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四章 边缘/云数据中心间虚拟光网络差异化提供技术 | 第65-81页 |
4.1 EON中连续性差异化的虚拟光网络业务提供方案 | 第65-72页 |
4.1.1 子网络定义 | 第66-67页 |
4.1.2 连续性感知频谱分配方案 | 第67-69页 |
4.1.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4.2 多租户数据中心虚拟光网络差异化保护方案 | 第72-79页 |
4.2.1 虚拟光网络的功能特性与服务结构 | 第73-74页 |
4.2.2 虚拟光网络的多层保护方案 | 第74-76页 |
4.2.3 实验演示与仿真分析 | 第76-7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9页 |
4.4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五章 边缘/云数据中心间预约型业务编排与优化技术 | 第81-107页 |
5.1 边缘/云数据中心与光网络跨层资源预约技术 | 第81-91页 |
5.1.1 数据中心与光网络在时间维度上的资源模型 | 第82-84页 |
5.1.2 数据中心与光网络跨层资源预约算法 | 第84-88页 |
5.1.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88-91页 |
5.2 数据中心间光网络预约型业务的重新编排技术 | 第91-104页 |
5.2.1 支持业务预约与重新编排的光网络控制架构 | 第91-93页 |
5.2.2 预约型光网络业务的重新编排算法 | 第93-100页 |
5.2.3 实验演示与仿真分析 | 第100-10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4页 |
5.4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附录 | 第110-11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