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论文

WD建筑公司A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13页
        1.2.1 研究思路第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4-15页
        1.3.3 文献综述第15页
    1.4 论文框架及创新点第15-17页
        1.4.1 论文创新之处第15页
        1.4.2 论文框架第15-17页
第2章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概念理论第17-25页
    2.1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概述第17-19页
        2.1.1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内涵第17-18页
        2.1.2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2.2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第19-22页
        2.2.1 全面控制原则第19-20页
        2.2.2 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第20-21页
        2.2.3 动态控制原则第21页
        2.2.4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第21-22页
        2.2.5 目标管理原则第22页
    2.3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第22-23页
    2.4 挣值法理论第23-25页
第3章 WD建筑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5-45页
    3.1 WD建筑公司及A项目概述第25-30页
        3.1.1 WD公司和A项目简介第25-26页
        3.1.2 A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结构第26-29页
        3.1.3 A项目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第29-30页
    3.2 A项目成本计划和现状分析第30-35页
        3.2.1 A项目的成本计划第30-33页
        3.2.2 A项目成本控制过程现状分析第33-35页
    3.3 基于挣值法的A项目成本数据第35-39页
        3.3.1 A项目成本和进度指标第35-37页
        3.3.2 A项目偏差指数分析第37-39页
    3.4 WD建筑公司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3.4.1 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且执行力不足第39页
        3.4.2 责、权落实不明确第39-40页
        3.4.3 缺乏成本控制分析机制第40页
        3.4.4 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第40-41页
    3.5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1-45页
        3.5.1 项目成本管控意识认知不足第41-42页
        3.5.2 考核激励机制作用不大第42-43页
        3.5.3 成本管控相关培训不到位第43页
        3.5.4 信息沟通成本过高第43-45页
第4章 WD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方案优化第45-51页
    4.1 WD公司A项目成本控制方案设计原则第45-46页
        4.1.1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第45页
        4.1.2 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原则第45-46页
        4.1.3 规范性与适当弹性相结合的原则第46页
    4.2 项目成本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第46-47页
        4.2.1 建立全员参与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职责体系第46-47页
        4.2.2 细化项目成本控制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第47页
    4.3 WD公司项目成本管理流程的优化第47-49页
        4.3.1 树立全程成本控制意识第47-48页
        4.3.2 构建项目施工各环节成本控制效果追踪反馈机制第48-49页
    4.4 项目成本管理方法的调整优化第49-51页
        4.4.1 坚持项目质量与成本综合管理的方法第49页
        4.4.2 加强合同管理,降低项目成本责任与风险影响第49-51页
第5章 WD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第51-53页
    5.1 加强成本管控意识认知第51页
    5.2 规范完善监督考评机制第51-52页
    5.3 构建完善专业培训体系第52-53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53-55页
    6.1 研究结论第53-54页
    6.2 下一步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的评价研究--以A股概念类新能源上市公司为例
下一篇:CMM视角下核电企业W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力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