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清洁生产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钛资源利用现状 | 第11-13页 |
1.1.1 钛矿分布 | 第11页 |
1.1.2 钛渣的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1.1.3 二氧化钛生产技术 | 第12-13页 |
1.2 钛酸钡性能及用途 | 第13-17页 |
1.2.1 钛酸钡物理化学 | 第13页 |
1.2.2 介电性 | 第13-14页 |
1.2.3 铁电性 | 第14-15页 |
1.2.4 钛酸钡晶体极化 | 第15页 |
1.2.5 钛酸钡用途 | 第15-17页 |
1.3 钛酸钡主要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1.3.1 固相烧结法 | 第17-18页 |
1.3.2 溶胶-凝胶法 | 第18页 |
1.3.3 水热法 | 第18页 |
1.3.4 化学共沉淀法 | 第18-19页 |
1.4 共沉淀法生产钛酸钡原料现状 | 第19-20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3-31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1.2 实验所用仪器和检测仪器 | 第23-24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4-25页 |
2.2.1 实验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2.2.2 反应装置简图 | 第25页 |
2.3 样品的分析与表征方法 | 第25-31页 |
2.3.1 化学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2.3.2 仪器表征分析 | 第28-31页 |
第三章 三水合草酸氧钛钠的制备 | 第31-43页 |
3.1 前言 | 第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原料的选择 | 第31-32页 |
3.2.2 实验原料分析 | 第32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32页 |
3.2.4 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33-42页 |
3.3.1 多钛酸钠浸出工艺优化 | 第33-35页 |
3.3.4 浸出液成分的确定 | 第35-39页 |
3.3.5 浸出原理及机理讨论 | 第39页 |
3.3.6 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39-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以二水合草酸钛钾为原料合成钛酸钡粉体 | 第43-59页 |
4.1 前言 | 第43页 |
4.2 试验部分 | 第43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43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4.2.3 分析表征方法 | 第4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6页 |
4.3.1 反应原料钡钛比对产品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2 工艺条件讨论 | 第45-49页 |
4.3.3 前驱体的分析 | 第49-53页 |
4.3.4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产品分散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5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产品分散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五章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合成钛酸钡的研究 | 第59-75页 |
5.1 前言 | 第5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5.2.1 实验原料 | 第59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5.2.3 分析表征方法 | 第59-6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1页 |
5.3.1 原料钡钛比对产品的影响 | 第60-61页 |
5.3.2 反应物浓度对钛酸钡产品的影响 | 第61-64页 |
5.3.3 加料方式对合成产品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4 工艺条件讨论 | 第65-71页 |
5.4 两种工艺钛酸钡对比 | 第71-73页 |
5.5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附录A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