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7-26页 |
1.1 前言 | 第7-8页 |
1.2 氢键活化 | 第8-9页 |
1.3 单官能团硫脲在实验和计算上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1.4 双官能团反式环己二胺硫脲有机催化剂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第14-24页 |
1.5 论文的选题和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26-42页 |
2.1 SCHRODINGER方程 | 第26-28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 第28-31页 |
2.3 ONIOM方法 | 第31-32页 |
2.4 氢键作用研究的分析方法 | 第32-34页 |
2.4.1 分子中原子(Atoms In Molecules,AIM)理论分析 | 第32-33页 |
2.4.2 自然键轨道(Natural Bond Orbital,NBO)理论分析 | 第33-34页 |
2.5 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TST) | 第34-37页 |
2.6 溶剂化效应模型理论(SOLVENT EFFECT) | 第37-39页 |
2.7 立体异构 | 第39-42页 |
第三章 硫脲与羰基亲双烯体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 | 第42-53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计算细节 | 第43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3-52页 |
3.3.1 硫脲与羰基亲双烯体的氢键相互作用 | 第43-46页 |
3.3.2 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分析 | 第46-49页 |
3.3.3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 | 第49-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双硫脲催化剂催化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 | 第53-67页 |
4.1 引言 | 第53-55页 |
4.2 计算细节 | 第55-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6页 |
4.3.1 非催化反应 | 第56-59页 |
4.3.2 催化反应 | 第59-66页 |
4.3.3 对映选择性与非对映选择性 | 第66页 |
4.4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