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气象灾害论文

延安地区明清时期洪涝灾害与冰雹灾害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6-2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6-18页
        2.1.1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第16-17页
        2.1.2 地形地貌第17页
        2.1.3 气候特征第17-18页
    2.2 资料来源与方法第18-24页
        2.2.1 资料来源第18页
        2.2.2 研究方法第18-24页
第3章 延安地区明代洪涝灾害与冰雹灾害第24-36页
    3.1 延安地区明代洪涝灾害第24-29页
        3.1.1 延安地区明代洪涝灾害发生等级第24页
        3.1.2 延安地区明代洪涝灾害年际变化与阶段第24-26页
        3.1.3 延安地区明代洪涝灾害发生季节第26-27页
        3.1.4 延安地区明代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第27页
        3.1.5 延安地区明代洪涝灾害发生周期第27-29页
    3.2 延安地区明代冰雹灾害第29-36页
        3.2.1 延安地区明代冰雹灾害发生等级第29-30页
        3.2.2 延安地区明代冰雹灾害年际变化与阶段第30-32页
        3.2.3 延安地区明代冰雹灾害季节变化第32页
        3.2.4 延安地区明代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第32-33页
        3.2.5 延安地区明代冰雹灾害发生周期第33-36页
第4章 延安地区清代洪涝灾害与冰雹灾害第36-48页
    4.1 延安地区清代洪涝灾害第36-41页
        4.1.1 延安地区清代洪涝灾害发生等级第36页
        4.1.2 延安地区清代洪涝灾害年际变化与阶段第36-38页
        4.1.3 延安地区清代洪涝灾害季节变化第38-39页
        4.1.4 延安地区清代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第39-40页
        4.1.5 延安地区清代洪涝灾害发生周期第40-41页
    4.2 延安地区清代冰雹灾害第41-48页
        4.2.1 延安地区清代冰雹灾害发生等级第41-42页
        4.2.2 延安地区清代冰雹灾害年际变化与阶段第42-44页
        4.2.3 延安地区清代冰雹灾害季节变化第44页
        4.2.4 延安地区清代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第44-45页
        4.2.5 延安地区清代冰雹灾害发生的周期第45-48页
第5章 讨论第48-54页
    5.1 延安地区明清时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第48-50页
    5.2 延安地区洪涝灾害与湿润气候事件第50-51页
    5.3 延安地区明清时期冰雹灾害发生的原因第51页
    5.4 延安地区明清时期的气象灾害发生的天文学原因第51-54页
第6章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MAP-L137多芯电缆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下一篇:浙江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