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国内外装配线平衡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外混流装配线平衡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混流装配线排序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国内外文献简析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智能家居行业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序方法研究 | 第21-32页 |
2.1 基于IE的混流装配线粗平衡方法研究 | 第21-28页 |
2.1.1 混流装配线装配工艺研究 | 第21-23页 |
2.1.2 基于IE的混流装配线粗平衡方法 | 第23-28页 |
2.2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混流装配线细平衡方法研究 | 第28-30页 |
2.3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研究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智能家居行业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序模型建立 | 第32-41页 |
3.1 基于智能算法的混流装配线细平衡模型建立 | 第32-37页 |
3.2 基于智能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模型建立 | 第37-40页 |
3.2.1 混流装配线细平衡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3.2.2 混流装配线细平衡算法设计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智能家居行业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序模型实例验证 | 第41-53页 |
4.1 基于IE的混流装配线粗平衡 | 第41-47页 |
4.1.1 某智能家居企业混流装配线装配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4.1.2 作业测定 | 第43-45页 |
4.1.3 装配线平衡分析 | 第45-46页 |
4.1.4 装配线改善及分析 | 第46-47页 |
4.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混流装配线细平衡模型实例验证 | 第47-50页 |
4.3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模型实例验证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智能家居行业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序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3-70页 |
5.1 智能家居行业混流装配线平衡与排序系统总体设计 | 第53-56页 |
5.1.1 系统目标及总体设计 | 第53-54页 |
5.1.2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4-55页 |
5.1.3 系统接口 | 第55页 |
5.1.4 系统主界面设计 | 第55-56页 |
5.2 智能家居行业混流装配线粗平衡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6-59页 |
5.2.1 系统目标及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第56-57页 |
5.2.2 系统详细设计 | 第57-58页 |
5.2.3 系统界面设计 | 第58-59页 |
5.3 智能家居行业混流装配线细平衡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9-62页 |
5.3.1 系统目标及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第59页 |
5.3.2 系统详细设计 | 第59-61页 |
5.3.3 系统界面设计 | 第61-62页 |
5.4 智能家居行业混流装配线排序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2-65页 |
5.4.1 系统目标及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第62页 |
5.4.2 系统详细设计 | 第62-64页 |
5.4.3 系统界面设计 | 第64-65页 |
5.5 应用实例 | 第65-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