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现状 | 第11-15页 |
1.2.1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2 三元污水的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1.2.3 现有的处理工艺 | 第14-15页 |
1.3 生物技术在油田污水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4 电子受体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硫循环及硫代谢 | 第16-18页 |
1.5.1 硫循环及参与硫循环的细菌 | 第17-18页 |
1.5.2 硫代谢及其途径 | 第18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实验装置与仪器试剂 | 第21-23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21-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1 实验用水 | 第23-24页 |
2.2.2 实验用泥 | 第24页 |
2.3 分析项目和检测方法 | 第24页 |
2.4 反应器的启动 | 第24-25页 |
第3章 SO_4~(2-)/NO_2~-和SO_3~(2-)/NO_2~-为电子受体处理效能及微生物群落解析 | 第25-48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SO_4~(2-)/NO_2~-作为电子受体的ABR反应器处理效能 | 第25-29页 |
3.3 SO_4~(2-)/NO_2~-作为电子受体反应器出水GC-MS分析 | 第29页 |
3.4 SO_4~(2-)/NO_2~-作为电子受体反应器微生物群落解析 | 第29-35页 |
3.4.1 生物种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 | 第29-30页 |
3.4.2 生物种群差异性分析 | 第30-31页 |
3.4.3 生物样品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分析 | 第31页 |
3.4.4 样品生物群落在门、纲水平上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 第31-33页 |
3.4.5 样品生物群落在属、种水平上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 第33-35页 |
3.5 SO_3~(2-)/NO_2~-作为电子受体的ABR反应器处理效能 | 第35-39页 |
3.6 SO_3~(2-)/NO_2~-作为电子受体反应器出水GC-MS分析 | 第39-40页 |
3.7 SO_3~(2-)/NO_2~-作为电子受体反应器微生物群落解析 | 第40-46页 |
3.7.1 生物种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 | 第40页 |
3.7.2 生物种群差异性分析 | 第40-41页 |
3.7.3 生物样品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分析 | 第41-42页 |
3.7.4 样品生物群落在门、纲水平上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 第42-43页 |
3.7.5 样品生物群落在属、种水平上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 第43-4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硫酸亚铁和S_2O_3~(2-)/NO_2~-为电子受体处理效能及微生物群落解析 | 第48-72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硫酸亚铁作为电子受体的ABR生物处理效能及微生物群落解析 | 第48-51页 |
4.3 硫酸亚铁作为电子受体反应器出水GC-MS分析 | 第51-52页 |
4.4 硫酸亚铁作为电子受体反应器微生物群落解析 | 第52-58页 |
4.4.1 生物种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 | 第52-53页 |
4.4.2 生物种群差异性分析 | 第53-54页 |
4.4.3 生物样品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分析 | 第54页 |
4.4.4 样品生物群落在门、纲水平上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 第54-56页 |
4.4.5 样品生物群落在属、种水平上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 第56-58页 |
4.5 S_2O_3~(2-)/NO_2~-作为电子受体ABR处理效能及微生物群落解析 | 第58-62页 |
4.6 S_2O_3~(2-)/NO_2~-作为电子受体GC-MS分析 | 第62-63页 |
4.7 S_2O_3~(2-)/NO_2~-作为电子受体反应器微生物群落解析 | 第63-69页 |
4.7.1 生物种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 | 第63-64页 |
4.7.2 生物种群差异性分析 | 第64页 |
4.7.3 生物样品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分析 | 第64-65页 |
4.7.4 样品生物群落在门、纲水平上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 第65-67页 |
4.7.5 样品生物群落在属、种水平上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 第67-6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第5章 单质硫/NO_2~-的电子受体处理效能解析 | 第72-77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单质硫作为电子受体的A_2/O处理效能 | 第72-75页 |
5.3 单质硫作为电子受体反应器出水GC-MS分析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