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集中供热论文

分布式锅炉控制算法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2.当前国内供热现状第8-9页
    1.3 供热发展趋势第9-10页
        1.3.1 燃料结构的改变第9-10页
        1.3.2 供热运行成本分析第10页
        1.3.3 节能需求第10页
    1.4 分布式模块锅炉简介第10-13页
        1.4.1 模块机组产生的背景第10-11页
        1.4.2 模块供热机组特点第11页
        1.4.3 模块机组节能分析第11-13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分布式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概述第14-20页
    2.1 分布式多热源供热系统的组成第14-15页
    2.2 分布式多热源供热系统的特点第15-16页
        2.2.1 经济性第15页
        2.2.2 节能性第15页
        2.2.3 可靠性第15-16页
        2.2.4 可扩展性第16页
    2.3 分布式多热源供热系统节能性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2.3.1 热源数量与容量第16页
        2.3.2 热源类型和位置第16页
        2.3.3 热源的运行调度第16-17页
        2.3.4 运行调节第17页
    2.4 不同能源锅炉的使用成本分析第17-19页
        2.4.1 实际运行中三种能源在锅炉使用成本上的差异第17-18页
        2.4.2 三种燃料在锅炉使用上的优劣势对比第18-19页
    2.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分布式锅炉供热运行调节算法研究第20-33页
    3.1 传统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曲线第20-21页
    3.2 改进的供热调节曲线第21-28页
        3.2.1 计算前的准备工作第22页
        3.2.2、修正的运行调节曲线计算第22-28页
    3.3 实例分析第28-32页
        3.3.1 修正调节曲线计算第28-31页
        3.3.2 修正调节曲线验证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分布式锅炉供热热源配置算法研究第33-45页
    4.1 供热系统热负荷计算第33-34页
        4.1.1 供暖热负荷的面积指标法第33-34页
        4.1.2 供暖热负荷的体积指标法第34页
    4.2 热负荷图的计算第34-35页
    4.3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计算第35-37页
        4.3.1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第35-36页
        4.3.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计算步骤第36-37页
    4.4 相对温度段的总的供热负荷计算第37-38页
    4.5 举例分析第38-43页
        4.5.1 Medpha气象数据生成系统第38-40页
        4.5.2 呼和浩特地区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第40-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举例分析第45-52页
    5.1 供热负荷的计算第45页
    5.2 多热源数量及容量第45-46页
    5.3 呼和佳地小区实验结果第46-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6.1 结论第52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接空冷系统扁平管蛇形翅片传热性能改进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W(?)rtsil(?) RTA系列主机气动操纵系统仿真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