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海南特有种华石斛繁殖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兰科植物繁殖策略研究综述第10-15页
        1.1.1 繁殖第10页
        1.1.2 繁殖分配和繁殖对策第10-11页
        1.1.3 克隆植物的繁殖第11-12页
        1.1.4 兰科植物的繁殖策略第12-13页
        1.1.5 兰科植物的克隆生长类型第13页
        1.1.6 兰科植物有性繁殖与克隆生长的关系第13-15页
    1.2 选题依据第15页
    1.3 课题的创新性与特色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第17-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25页
        2.2.1 华石斛生境评价方法第18-19页
        2.2.2 华石斛种群动态研究方法第19-22页
        2.2.3 有性繁殖和克隆生长特性研究方法第22-23页
        2.2.4 繁殖分配和繁殖比例研究第23-24页
        2.2.5 数据处理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50页
    3.1 华石斛生境评价结果第25-26页
        3.1.1 不同种群间华石斛的长势差异第25页
        3.1.2 模糊判别对各种群内华石斛长势的评价第25页
        3.1.3 影响华石斛长势的关键因素第25-26页
    3.2 华石斛种群动态预测结果第26-34页
        3.2.1 年龄锥体第26-27页
        3.2.2 种群动态和数量分析第27-30页
        3.2.3 Leslie矩阵模型与动态数量预测模型的构建第30-32页
        3.2.4 Lefkovitch矩阵模型第32-34页
    3.3 华石斛有性繁殖规律第34-37页
        3.3.1 开花结实率的时空变化第34-36页
        3.3.2 附生位置与开花结实率的关系第36-37页
        3.3.3 开花密度与结实率的关系第37页
    3.4 华石斛克隆生长特性第37-42页
        3.4.1 华石斛的克隆方式及克隆类型第37-38页
        3.4.2 华石斛的形态可塑性第38页
        3.4.3 华石斛的克隆生长维持种群稳定第38-40页
        3.4.5 华石斛基株的拓展能力第40-41页
        3.4.6 华石斛在不同附生位置上的生长差异第41-42页
    3.5 华石斛繁殖分配及繁殖比例第42-50页
        3.5.1 华石斛物候特征第42-43页
        3.5.2 华石斛植株龄级的确定第43-45页
        3.5.3 有性生殖的干物质积累第45-47页
        3.5.4 克隆生长的干物质积累第47-48页
        3.5.5 华石斛个体总干物质量第48页
        3.5.6 华石斛的繁殖分配与繁殖比例第48-50页
4 讨论第50-55页
    4.1 华石斛生境评价第50-51页
    4.2 华石斛种群动态第51页
    4.3 有性繁殖规律第51-53页
    4.4 华石斛克隆生长特性第53-54页
    4.5 华石斛繁殖分配与繁殖比例第54-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主要结论第55-56页
    5.2 展望第56-57页
        5.2.1 原生境栽培第56页
        5.2.2 生境小气候监测第56页
        5.2.3 生境适应性评价第56页
        5.2.4 华石斛克隆生长的深入研究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图第62-64页
个人简介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湘南水稻氮素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率差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