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中影响受试者招募的因素分析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对象与现状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4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图 | 第12-14页 |
1.4.1 研究设计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1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1.5.2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1.5.3 专家访谈法 | 第14页 |
1.5.4 层次分析法 | 第14页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受试者招募的发展现状 | 第15-24页 |
2.1 受试者招募国外发展情况 | 第15-16页 |
2.2 受试者招募国内发展情况 | 第16-20页 |
2.2.1 受试者招募数量 | 第16-17页 |
2.2.2 受试者招募资源 | 第17-18页 |
2.2.3 受试者招募机构 | 第18-20页 |
2.3 受试者招募机构在我省分布情况 | 第20-22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22-24页 |
2.4.1 受试者招募发展将迎来高峰期 | 第22页 |
2.4.2 受试者招募在我国发展不平衡 | 第22-23页 |
2.4.3 受试者招募在我省发展不平衡 | 第23-24页 |
第三章:受试者招募的影响因素 | 第24-29页 |
3.1 受试者招募受试验方案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1 试验类型影响招募 | 第24页 |
3.1.2 入组标准影响招募 | 第24-25页 |
3.2 受试者招募受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1 受试者来源影响招募 | 第25页 |
3.2.2 受试者依从性影响招募 | 第25页 |
3.2.3 受试者地位影响招募 | 第25-26页 |
3.2.4 受试者招募方式影响招募 | 第26-27页 |
3.3 受试者权利影响招募 | 第27-28页 |
3.3.1 知情同意权 | 第27页 |
3.3.2 受试者隐私权 | 第27-28页 |
3.3.3 医疗救治权及经济补偿权 | 第28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受试者招募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41页 |
4.1 受试者招募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4.2 药物临床试验招募广告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4.2.1 试验药品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4.2.2 招募广告发布的特殊性 | 第32页 |
4.3 受试者招募广告实例分析 | 第32-35页 |
4.4 法律法规对受试者招募的规定 | 第35-37页 |
4.5 关于标准受试者招募广告内容及相关的讨论 | 第37-38页 |
4.6 本章总结 | 第38-41页 |
4.6.1 招募广告方式单一 | 第38页 |
4.6.2 招募广告语言模糊 | 第38-39页 |
4.6.3 招募广告违规现象严重 | 第39页 |
4.6.4 招募广告内容没有标准 | 第39-40页 |
4.6.5 招募广告的指导原则少 | 第40-41页 |
第五章:全文总结与建议 | 第41-4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41-42页 |
5.2 对受试者招募建议 | 第42-46页 |
5.2.1 统筹受试者招募平衡发展 | 第42页 |
5.2.2 拓宽受试者招募方式渠道 | 第42-43页 |
5.2.3 规范受试者招募语言 | 第43页 |
5.2.4 加大受试者招募广告检查 | 第43页 |
5.2.5 制定受试者招募标准内容 | 第43-44页 |
5.2.6 增加受试者招募的指导原则 | 第44页 |
5.2.7 建立第三方受试者招募保护机制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展望与不足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58页 |
附件一:招募广告问卷及回卷 | 第51-57页 |
附件二:招募健康受试者招募广告 | 第57页 |
附件三:招募患者招募广告 | 第57页 |
附件四:张贴在医院的招募广告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