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锚索在砂土层中的应用与有限元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 第13-19页 |
1.2.1 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1.2.2 试验分析 | 第15-17页 |
1.2.3 有限元模拟计算 | 第17-18页 |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0-22页 |
1.4.1 本文研究路线 | 第20-21页 |
1.4.2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22-37页 |
2.1 概述 | 第22-23页 |
2.2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23-25页 |
2.3 土体本构关系 | 第25-32页 |
2.3.1 土的弹性模型 | 第25页 |
2.3.2 土的非线性弹性模型 | 第25-27页 |
2.3.3 土的弹塑性模型 | 第27-32页 |
2.4 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模型 | 第32-34页 |
2.4.1 本文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32-33页 |
2.4.2 本文预应力锚索结构模型的选取 | 第33页 |
2.4.3 本文支护桩结构模型的选取 | 第33页 |
2.4.4 摩擦界面单元 | 第33-34页 |
2.5 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的简介 | 第34-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预应力锚索有限元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37-53页 |
3.1 概述 | 第37页 |
3.2 源模型的建立 | 第37-41页 |
3.2.1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37-38页 |
3.2.2 源模型的特点及建立方法 | 第38-41页 |
3.3 源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51页 |
3.3.1 锚索轴力分析 | 第41-45页 |
3.3.2 锚固段剪应力分析 | 第45-49页 |
3.3.3 普通锚索与大直径锚索的力学机理的区别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大直径锚索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分析 | 第53-72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3-58页 |
4.2.1 有限元模型计算假定 | 第53页 |
4.2.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53-55页 |
4.2.3 模型的计算尺寸及边界 | 第55页 |
4.2.4 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55-56页 |
4.2.5 施工过程模拟 | 第56-58页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64页 |
4.3.1 大直径锚索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58-62页 |
4.3.2 基坑土体应力分析 | 第62-63页 |
4.3.3 大直径锚索轴力分析 | 第63-64页 |
4.4 大直径锚索支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70页 |
4.4.1 锚索锚固段长度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4.4.2 预应力锚索作用位置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66-68页 |
4.4.3 预应力大小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68-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