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过程及机理 | 第10-11页 |
1.3 金属纳米粒子增强荧光性能 | 第11-14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15-26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5-16页 |
2.2.1 化学试剂 | 第15页 |
2.2.2 仪器 | 第15页 |
2.2.3 配合物的合成 | 第15-1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16-25页 |
2.3.1 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分析 | 第16-17页 |
2.3.2 配合物及配体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17-20页 |
2.3.3 稀土配合物及配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0-25页 |
2.4 总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制备纳米Ag及Ag@SiO_2 | 第26-31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3.2.1 化学试剂 | 第26页 |
3.2.2 仪器 | 第26页 |
3.2.3 Ag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6-27页 |
3.2.4 在Ag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不同厚度的SiO_2壳层 | 第27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27-30页 |
3.3.1 Ag@SiO_2的形貌分析 | 第27-28页 |
3.3.2 Ag@SiO_2纳米粒子的紫外分析 | 第28-30页 |
3.4 总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Ag@SiO_2增强稀土配合物荧光的研究 | 第31-56页 |
4.1 前言 | 第3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31-32页 |
4.2.2 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2-55页 |
4.3.1 铕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2-44页 |
4.3.2 铽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 第44-55页 |
4.4 总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附图 IR图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