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4页 |
1.2.1 单一改性沥青混合料 | 第13-22页 |
1.2.2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 第22-2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纳米TiO_2/CaCO_3-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性能评价及微观机理分析 | 第26-42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原材料性能指标 | 第26-28页 |
2.2.1 基质沥青 | 第26-27页 |
2.2.2 玄武岩纤维 | 第27-28页 |
2.2.3 纳米材料 | 第28页 |
2.3 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 | 第28-29页 |
2.4 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性能试验方案及过程 | 第29-33页 |
2.4.1 锥入度试验 | 第29-30页 |
2.4.2 布氏旋转粘度试验 | 第30页 |
2.4.3 软化点试验 | 第30页 |
2.4.4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第30-31页 |
2.4.5 延度试验 | 第31-32页 |
2.4.6 小梁弯曲流变试验 | 第32-33页 |
2.5 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2.5.1 锥入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2.5.2 布氏旋转粘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页 |
2.5.3 软化点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2.5.4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2.5.5 延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2.5.6 小梁弯曲流变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2.6 微观作用机理分析 | 第38-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纳米TiO_2/CaCO_3-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及路用性能评价 | 第42-68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响应曲面法简介 | 第42-44页 |
3.3 原材料性能 | 第44-45页 |
3.3.1 沥青 | 第44页 |
3.3.2 集料及填料 | 第44-45页 |
3.4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 第45-59页 |
3.4.1 响应输入指标建立及试验设计 | 第45-46页 |
3.4.2 响应输出指标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3.4.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3.4.4 响应输出指标结果分析 | 第49-58页 |
3.4.5 基于响应曲面拟合模型的输入指标优化 | 第58-59页 |
3.4.6 模型验证 | 第59页 |
3.5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 | 第59-66页 |
3.5.1 高温稳定性能 | 第60-62页 |
3.5.2 低温抗裂性能 | 第62-63页 |
3.5.3 水稳定性能 | 第63-6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纳米TiO_2/CaCO_3-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衰变研究 | 第68-86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冻融循环试验 | 第69-70页 |
4.2.1 试验方案 | 第69页 |
4.2.2 冻融循环条件 | 第69-70页 |
4.3 路用性能衰变评价指标 | 第70-74页 |
4.3.1 高温稳定性 | 第70-72页 |
4.3.2 低温抗裂性 | 第72-73页 |
4.3.3 水稳定性 | 第73页 |
4.3.4 冻融损伤评价指标 | 第73-74页 |
4.4 冻融循环对路用性能衰变的影响分析 | 第74-80页 |
4.4.1 马歇尔稳定度衰变分析 | 第74-75页 |
4.4.2 静态压缩蠕变衰变分析 | 第75-76页 |
4.4.3 动态压缩蠕变衰变分析 | 第76-78页 |
4.4.4 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衰变分析 | 第78-79页 |
4.4.5 劈裂抗拉强度衰变分析 | 第79-80页 |
4.5 基于灰色理论的沥青混合料损伤模型分析 | 第80-84页 |
4.5.1 灰色理论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80-82页 |
4.5.2 损伤预测模型建模及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5章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纳米TiO_2/CaCO_3-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细观特征分析 | 第86-106页 |
5.1 引言 | 第86页 |
5.2 CT扫描技术 | 第86-88页 |
5.2.1 CT断层扫描原理 | 第86-87页 |
5.2.2 CT扫描过程 | 第87-88页 |
5.3 图形处理技术 | 第88-93页 |
5.3.1 图像去噪 | 第89-90页 |
5.3.2 图像增强 | 第90-93页 |
5.3.3 图像分割 | 第93页 |
5.4 基于图形孔隙分布和形态特征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特征分析 | 第93-104页 |
5.4.1 未冻融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的孔隙数目 | 第94-96页 |
5.4.2 未冻融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的孔隙形态特征分析 | 第96-99页 |
5.4.3 冻融循环后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分析 | 第99-101页 |
5.4.4 空隙率与沥青混合料抗冻融性能关系 | 第101-10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6章 成型方式对沥青混合料细观特征及冻融特性的影响 | 第106-120页 |
6.1 引言 | 第106-107页 |
6.2 试验过程简介 | 第107页 |
6.3 抗冻融特性对比分析 | 第107-115页 |
6.3.1 马歇尔稳定度对比分析 | 第107-109页 |
6.3.2 劈裂抗拉强度对比分析 | 第109-110页 |
6.3.3 动态间接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0-111页 |
6.3.4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111-115页 |
6.4 细观特征对比分析 | 第115-11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7-12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7.1 结论 | 第120-121页 |
7.2 展望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