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3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4.1 文献综述法 | 第18-19页 |
4.2 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5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6 研究工具 | 第19-20页 |
6.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 第19-20页 |
6.2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第20页 |
6.3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第20页 |
7 数据录入与方法 | 第20-21页 |
8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37页 |
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 第22-27页 |
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统计量 | 第22页 |
1.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22-23页 |
1.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独生子女的差异比较 | 第23页 |
1.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生源地差异比较 | 第23-24页 |
1.5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构成不同差异的比较 | 第24页 |
1.6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专业方向的差异 | 第24-25页 |
1.7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年差异的比较 | 第25-26页 |
1.8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最高文化水平的差异 | 第26-27页 |
2 大学生人格的差异比较 | 第27-28页 |
2.1 大学生人格独生子女的比较 | 第27页 |
2.2 大学生人格生源地的差异比较 | 第27页 |
2.3 大学生人格年级的差异比较 | 第27-28页 |
2.4 大学生人格专业方向的差异比较 | 第28页 |
2.5 大学生人格父母最高文化水平的差异比较 | 第28页 |
3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差异比较 | 第28-31页 |
3.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 第28-29页 |
3.2 大学生人际关系性别的差异比较 | 第29页 |
3.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专业方向的差异比较 | 第29页 |
3.4 大学生人际关系年级的差异比较 | 第29-30页 |
3.5 大学生无人际关系障碍与人际关系障碍的差异比较 | 第30-31页 |
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人际关系障碍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31-32页 |
4.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的相关关系 | 第31页 |
4.2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的相关关系 | 第31-32页 |
4.3 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 | 第32页 |
5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人际关系三者间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第32-35页 |
5.1 大学生人格对父母教养方式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第32-34页 |
5.2 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对父母教养方式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第34页 |
5.3 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父母教养方式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第34-35页 |
5.4 大学生人格对父母教养方式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第35页 |
6 大学生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障碍之间的中介检验 | 第35-37页 |
讨论 | 第37-48页 |
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与讨论 | 第37-41页 |
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37页 |
1.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1.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第38页 |
1.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1.5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构成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页 |
1.6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1.7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第40页 |
1.8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不同文化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2 大学生人格的现状分析与讨论 | 第41-42页 |
2.1 大学生人格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第41页 |
2.2 大学生人格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2.3 大学生人格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第42页 |
2.4 大学生人格在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分析 | 第42页 |
2.5 大学生人格在父母文化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第42页 |
3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第42-44页 |
3.1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分析 | 第42-43页 |
3.2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43页 |
3.3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3.4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年级的差异分析 | 第44页 |
3.5 大学生无人际关系障碍与人际关系障碍的差异分析 | 第44页 |
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人际关系三者间的关系讨论 | 第44-47页 |
4.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4.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障碍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4.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4.4 大学生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障碍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47页 |
5 研究不足与建议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综述 | 第5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8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