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21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8-11页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11-19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张载生态伦理思想的渊源 | 第21-36页 |
第一节 对传统儒学的继承 | 第21-27页 |
第二节 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吸收 | 第27-31页 |
第三节 与同时代理学家的交流 | 第31-36页 |
第二章 天(道)何以成:张载生态伦理思想的天道论基础 | 第36-45页 |
第一节 乾坤父母: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源 | 第36-39页 |
第二节 民胞物与:人与自然和谐的准则 | 第39-42页 |
第三节 太和之道: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理 | 第42-45页 |
第三章 人(道)何所归:张载生态伦理思想的人性论与修养论 | 第45-58页 |
第一节 穷神知化:人对自然的认识 | 第45-48页 |
第二节 大心以体天下之物:人对自然的感悟 | 第48-50页 |
第三节 为天地立心:人对自然的责任 | 第50-53页 |
第四节 保合太和:人与自然的状态 | 第53-58页 |
第四章 人何所为:张载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原则 | 第58-64页 |
第一节 无心如天,各遂其性 | 第58-60页 |
第二节 爱必兼爱,成不独成 | 第60-61页 |
第三节 攻取有度,以理导欲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